自考

来源:www.gaokw.com 发布时间:2010-06-14 16:55:43 整理:一品高考网

自考基本概述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推进在职专业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依照国务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的规定参加自学考试。目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开放式高等教育形式。


  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落实《宪法》“鼓励自学成才”的一项重要决策,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  


    历史沿革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酝酿于20世纪70年代末,创建于20学士学位证书世纪80年代初。从1981年至1982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后在京、津、沪三市和辽宁省试点并于1983年在全国推广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2010年5月8日在武汉举行的湖北省第三届自考校园文化节上,这位负责人在开幕式讲话中介绍说,自学考试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中国自学考试目前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辉煌业绩:全国累计共有2.1亿人次参加自学考试;学历教育累计报考5420万人,毕业学生920万人;非学历教育累计报考2900万人次,约1000万人获得各种非学历证书。

  1、已具相当规模。目前除台湾省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行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开展了高教自学考试,并辐射到港、澳、台地区。

   2、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自学考试工作机构,有了一个自学考试的工作队伍。

   3、加强了法规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特别是1988年国务院发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以国家行政法规的形式, 对高教自考的性质、任务、考试机构、开考专业、考试办法、考籍管理、社会助学、毕业人员的使用与待遇、考试经费、奖励和自考毕业证内页样本处罚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使高教自学考试制度成为我国一项有法可依的制度。  

      4、加强了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的指导和监督,推动了社会助学的开展,积极发挥作为教育形式的作用。

   5、加强了管理,使考籍、考务、考试标准、命题工作逐步规范、完善,考试研究工作已逐步展开。  

   6、拓宽了功能。除高教自学考试外,又开展了中专自学考试。此外,还开展了外语单科水平考试、专业证书考试、以及对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教育学历予以认定的国家文凭考试的试点,同时也在积极开考面向农村的专业、开展对外合作交流等。

  当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已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作为规模大、范围广、层次多、功能全、具有完整组织机构体系、统一标准规范系统、协调的管理体制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着重要地位,成为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所不能替代的新的高等教育形式。

 

考试机构

 


中央考试机构

 

  (一)全国考委。中央有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简称全国考委), 负责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

 

  (二)全国考办。国家教委设立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管理机构。 该机构同时作为全国考委的日常办事机构。这个机构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国家教委高教自学考试办公室、全国考委办公室(简称全国考办)。

 

  (三)专业委员会和考试研究委员会。全国考委下设13个专业委员会和1个考试研究委员会。其工作由全国考办主管。

 

地方考试机构

 

  (一)省考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简称省考委)。

 

  (二)省考办。各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设省考委的工作管理机构(简称省考办),同时作为省考委的日常办事机构。

 

  (三)地市考委。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所辖地区(以下简称地区)、市、直辖市的市辖区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委员会(简称地市考委)。

 

  (四)主考学校。主考学校由省考委遴选专业师资力量较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担任。任务是参与命题和评卷,负责有关实践性学习环节的考核,在毕业证书上副署以及办理省考委交办的其他有关工作。主考学校设高教自学考试办事机构。主考学校的工作由省考办主管。

 

  全国考委、省考委、地市考委、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在《条例》中都有明确的规定。

 

自学考试报考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按省级自学考试机构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报名参加考试。对有特殊要求的专业,考生须按有关规定报名。待考生办理本科毕业证书时,必须交验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原件,否则,不给办理本科毕业证书。专科在读的情况也可以报考本科,只是领本科毕业证的时候必须要有国民教育系列的专科毕业证。

 

自学考试转考

 


自考外省转入

     外省考生需要在我省参加自学考试并要求使用其在外省参加自学考试的合格课程成绩的,应办理考籍档案转入手续。办理的步骤如下;
 

(1)考生按照新生报名的要求办理报名手续,取得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准考证。
 

(2)考生登陆系统,通过考籍和转免管理模块中的外省转入功能查实我省考办已经收到转出省考办寄出的考籍档案,并记下自己的外档号,然后向县(区)考办提交我省准考证、身份证和转出省考办的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并在复印件上写明外档号。考生在我省记录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必须与转出省所记录的个人信息一致,如有变更,应先在转出省办理考籍基本信息更正后再转入我省,或一原个人信息办理转入我省,然后再在我省办理考籍基本信息更正。
 

(3)县(区)考办收集考生材料,打印《外省考生考籍转入凭证》交考生。然后将考生材料统一集中报市考办。
 

(4)市考办验核考生材料后,通过系统的考籍和转免管理模块中的外省转入功能录入考生在我省的准考证号;在复印件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原件交县(区)考办退回考生;打印《外省考生考籍转入审核表》与有关材料一并上报省考办。
 

(5)省考办审核后,考生通过系统查询审核结果。


 

自考本省转出外省

    
   考生需要在我省参加自学考试的合格课程成绩转往外省的,应办理考籍档案转出手续。办理的步骤如下;
 

(1)考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必须与系统记录信息一致,如有变动,应先办理考籍基本信息更正。
 

(2)考生登陆系统,通过考籍和转免管理模块中的转出外省功能提交转出申请后,向县(区)考办提交准考证、身份证等有关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
 

(3)县(区)考办收集考生材料,打印《办理考籍档案转出凭证》交考生,然后将考生材料统一集中报市考办。
 

(4)市考办验核考生材料后,在复印件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原件交县(区)考办退回考生,并打印《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考档案转出通知书》交由县(区)考办代发给考生;另打印《本省考生考籍转出审核表》与考生材料一并上报省考办。
 

(5)省考办审核后,向转入省考办寄出考生的考籍档案。考生登陆系统查审核结果后,持《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考档案转出通知书》到转入省办理有关手续。
 

(6)从外省转入考籍档案的考生,如未到省考办办理转入手续又需再转回转出省的,须提供申请报考(一式两份)、转考证明,凭外档号到省考办办理。
 

(7)考籍档案转出后,我省不再保留考生的考籍信息及成绩。
 

(8)考生如办理转出手续后又需再转回我省的,须办理外省转入手续。

 

自学考试免考

 


自考免考手续


--------------------------------------------------------------------------------

(1)考生登录系统,通过考籍和转免考管理模块中的免考功能提交免考申请后,向县(区)考办提交准考证、身份证、毕业证书和完整成绩表的原件及复印件。如成绩表须从原毕业学校复印,须由原毕业学校教务处在复印件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2)县(区)考办收集考生材料,打印《办理免考手续凭证》交考生,然后将考生材料统一集中报市考办。

(3)市考办验核考生材料后,在复印件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原件交县(区)考办退回考生;打印《免考审核表》与复印件材料一并上报省考办。

(4)省考办审核后,考生通过系统查询审核结果。

(5)考生如办理免考的课程与原已有成绩的课程存在课程顶替关系,则无需办理免考手续。

 

各类考生免考课程一览表


--------------------------------------------------------------------------------

考生类型 报考自学考试学历层次 可免考课程
各类专科毕业生 本科 已取得合格成绩的名称和要求相同的加考课程
1 .研究生
2. 本科毕业生 本科 同学科不同专业 1 .已取得合格成绩的公共基础课
2 .已取得合格成绩的名称和要求相同的课程
不同学科、专业 已取得合格成绩的公共基础课
1 .研究生
2 .各类本科毕业生 专科 1 .已取得合格成绩的公共基础课
2 .已取得合格成绩的名称和要求相同的课程
各类专科毕业生 专科 同学科不同专业 1 .已取得合格成绩的公共基础课
2 .已取得合格成绩的名称和要求相同的课程
不同学科、专业 已取得合格成绩的公共基础课
各类高等学校本科肄业主、退学生 本科、专科 已取得合格成绩的公共基础课
各类高等学校本科肄业主、退学生 专科


 

自考免考说明:



--------------------------------------------------------------------------------

1、公共基础课包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治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概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大学语文、公共外语(日、俄、英)。


2、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除表中所列免考课程外,中文、中文秘书专业本、专科毕业生可免考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语文和应用写作;哲学专业本、专科毕业生可免考公共政治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数学专业本、专科毕业生可申请免考公共基础课中的高等数学;物理专业本、专科毕业生可免考公共基础课的普通物理;日语专业本、专科毕业生可免考英语专业本科段(专业代码:C050201)的第二外语(日语);外语(包括英语、日语、俄语、法语)专业专、本科毕业生可申请免考自学考试各专业的英语(一)、英语(二)课程。


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本科毕业生,可申请免考已取得合格成绩的课程代码相同的课程。


4、考生原有成绩的考试方式为“考试”的课程,可以申请免考表中规定的自学考试“笔试”类和“实践考核”类课程,而考试方式为“考查”的课程,只可申请免考表中规定的自学考试“实践考核”类课程。


5、凡取得“西班牙语外语水平考试(简称:DELE考试)”高级证书者,可免考自学考试的“第二外语(日语)(课程代码:00840)、第二外语(英语)(课程代码:00845)、第二外语(日语)(B)课程代码:(08473)、第二外语(法语)(课程代码:08474)”中的任一门课程。凡取得BEC初级及以上级别证书者,可免考自学考试的商务英语课程(课程代码:00796)。


6、凡取得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合格证书或成绩425分以上(含425分)的考生,可免考专、本科段各专业中的英语(一)(课程代码:00012)、英语(二)(课程代码:00015)和综合英语(一)(课程代码:00794)课程。


7、凡取得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合格证书或成绩425分以上(含425分)的考生,可免考专、本科段各专业中的英语(一)(课程代码:00012)、英语(二)(课程代码:00015)、综合英语(一)(课程代码:00794)和综合英语(二)(课程代码:00795)课程。


8、凡获得NCRE一级以上(含一级)合格证书者,可免考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代码:00018)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课程代码:00019)课程。2008年或之后取得合格证书者,如NCRE证书上的姓名、身份证号与自学考试准考证上的姓名、身份证号相同,则无需办理免考手续,系统将自动合并成绩。2008年以前取得证书者,可先上系统查看是否已有成绩有则无需办理免考。


9、凡获得NCRE一级以上(含一级)合格证书者,可免考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包括理论考试(课程代码:02316)和上机考试(课程代码:02317)两部分。


10、凡获得NCRE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笔试和上机)合格证书者,可免考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课程,包括理论考试(课程代码:00342)和实践考试(课程代码:00343)两部分。


11、凡获得NCRE三级PC技术(笔试和上机)合格证书者,可免考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课程代码:04732)和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课程代码:02277,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两部分)。


12、)凡取得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PETS-2)以上(含二级)笔试合格考成绩或合格证书的考生,可申请免考英语(一)课程(课程代码:00012);


13、凡取得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三级(PETS-3)以上(含三级)笔试合格考成绩或合格证书的考生,可申请免考英语(二)课程(课程代码:00015);


14、凡取得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四级(PETS-4)以上(含四级)合格证书者,可申请免考综合英语(二)课程(课程代码:00795);
 

热门专业、冷门专业排名 大学排名榜 高考文科专业排名前十热门专业
女生就业最有优势十大专业 最好的十大高考专业就业前景 高考就业形势靠前10大热门专业
高考理科热门专业排名 高考理科男生适合报考的专业 最容易提升学历的十大高考专业
就业形势靠前10大热门专业 就业率高的二十个高考专业 最易找工作的十大高考专业
本文标签:自考 欢迎来到一品高考网,希望"自考"对您有帮助!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