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师范大学怎么样(招生问答)

来源:海南师范大学 发布时间:2019-08-31 16:50:25 整理:一品高考网

1.报考海南师范大学的三大理由?

(1)底蕴深厚,特色鲜明。海南师范大学可追溯到建于清朝1705年的琼台书院。1949年秋正式创建“国立海南师范学院”。2007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海南师范大学。2009年海南省政府将学校列为省重点大学进行建设。201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15年被列为教育部、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70年来,海南师范大学薪火相传,教泽绵延,一代代海师人和衷共济,孜孜以求,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现已把学校发展成为海南省教师教育中心,重要的高级应用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基地和海南教育文化对外交流基地,为地方教育文化、科技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琼岛名校,教师摇篮”。

(2)师资雄厚,专业广泛。现有专任教师924人,其中教授225人,副教授306人。有国家突出贡献专家、首批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等国家级、省级各类专家150多人。学校现设有21个学院,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6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师范与非师范性专业协调发展、教育层次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3)对外开放,开拓创新。学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是中宣部首批部校共建新闻传播学院(专业)高校,与陕西师范大学签订对口支援协议,与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与海口市等地方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等73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电影电视大学合作举办广播电视编导本科教育项目,与美国德保罗大学、密苏里大学、斯旺西大学、英国思克莱德大学、雷丁大学以及香港浸会大学等境外高校的本科、硕士领域的合作办学项目也在不断推进,与台湾屏东大学等10所大学开展了学生互换、学分互认项目合作,与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学校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提高培养质量为核心,在抓好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通过设立创新创业专项基金、建设学生实践基地、建立创新赛事体系和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探索多样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海南师范大学2019年的招生计划如何?

今年我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招生,招生计划总数为5180人。

3.海南师范大学2019年在各省招生录取批次是怎样的?

我校在四川、陕西、湖南、江西、黑龙江、江苏等省的文史理工专业为本科一批招生,在河北、河南、湖北、重庆、贵州、甘肃等省的部分文史理工专业为本科一批招生,在福建省文史理工专业为本科提前批招生,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文史理工专业均为本科二批招生。艺术、体育类专业的招生批次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文件要求执行。最终的分批次专业招生计划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管理部门公布的数据为准。

4.学校在创新创业方面有什么优惠政策?

学校设有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获得该学分累积超过3学分的,超出学分可用以冲抵相关公共选修课或专业选修课学分;设有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资助经费,用于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创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休学创业,最长学习年限为10年;学校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设有专门经费用于支持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学校每个学期安排一个周停课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5.学生入学后有选择专业的机会吗?学校在招生与培养上有何新举措?

为强化综合性与个性化培养,学校继续实行按专业或专业类招生以及按大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部分学生入校后,按培养大类接受通识与大类基础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培养大类:教育类、文史法类、数学物理信息类、化学生物地理类、管理类、外国语言文学类、音乐类、舞蹈类、美术类、设计学类。学习一年半后原则上根据学生个人志愿和在校学业成绩绩点等综合素质在所属培养大类里进行专业分流,学校将根据学生自愿,优先将学生安排到高考录取时的专业或类别中的任一专业。

学生可以在培养大类内专业分流工作结束后申请跨培养大类转专业,但艺术、体育类学生不能互转,且不能转到其他普通类专业;小学教育(乡村教师计划)定向公费培养师范生、联合办学项目及高收费专业学生不能转专业。各专业培养及分流具体安排以海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的通知为准。

6.海南师范大学有哪些特色专业、省级重点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生物科学、小学教育、艺术设计(现分为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四个专业)。

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生物科学。

省级特色专业(14个):思想政治教育、英语、汉语言文学、艺术设计(现分为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四个专业)、地理科学、化学、生物科学、音乐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新闻学、应用化学、小学教育、美术学、教育学。

A类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特色优势学科):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B类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特色扶持学科):生态学、中国语言文学、地理学、教育学、美术学。

省委宣传部与学校共建学院1个: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是中宣部确定的全国首批由地方党委宣传部和学校共建试点的10所新闻学院之一。

7.海南师范大学有公费师范生培养吗?

我校从2016年起至2020年,在海南省招收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乡村教师计划)定向公费培养师范生200名。定向公费培养师范生毕业后回定向培养市县(区)的乡村小学任教,确保有岗有编,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住宿费,每月补助生活费600元,每年按10个月计算,所需经费由海南省财政负担。录取前与培养院校和定向培养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回定向培养市县(区)的乡村小学任教,服务期不少于5年。5年乡村小学服务期满后,应在本省从事教育工作不得少于5年。未按协议到乡村小学从事教育工作的,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

8.海南师范大学的科研及教学基地情况如何?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热带药用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热带岛屿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据科学与智慧教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菲律宾研究中心。

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海南省热带药用植物化学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动植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海南省水环境污染治理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海南省激光技术与光电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海南省计算科学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电化学储能与能量转换重点实验室。

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海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基地、海南省南海区域文化研究基地、海南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海南省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基地、海南经济特区法治战略研究基地、海南省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海南省意识形态与舆论研究基地、海南省民族艺术传承创新研究基地。

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海南省院士工作站(数学)。

省级研究中心(院)(4个):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海南省社会舆情和治理研究中心、海南省数学研究中心、海南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海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