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海南高考文综政治试题答案【word】(2)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06-18 10:57:55 整理:一品高考网

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 ②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2012年1 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提出,极大地激励着中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中国梦"之所以能激励人民,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①先进的意识具有超越时代和历史条件的特性②先进的意识总是社会中的主导性意识
③先进的意识是人的实践发展的精神动力④先进的意识能够通过人的实践变成客观现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12年12月,“海南绿色崛起论坛’’在海南举行。会议提出,推动海南绿色崛起,需要依靠和充分利用海南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守住这个全世界都追求的“时尚”,凸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定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地方样本。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它:
①强调海南绿色崛起以发挥独特优势为基础 ②主张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特点来利用规律
③倡导适用于我国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普遍模式 ④认为工作中心应由经济建设转向生态文明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挤压孩子的休息时间,不管孩子是否感兴趣,强迫孩子参加各类课外补习班,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是因为:
①学习是一种自主性的认识活动,外来的干预不利于学习的进步 ②学习是以生理活动为基础的认识活动,学习效果受到生理条件的制约 ③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课外补习不利于学生成长 ④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保证学习效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计时,而要做到准确方便计时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到“立杆测影,划分一日”,从“滴漏计时”到机械钟,从石英钟到原子钟……人类对时间计量技术和方法的探索历程表明:
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②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超越自身而不断完善的过程 ⑨人类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真理探索的过程性 ④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决定了人能够获得全部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历史上,海南曾因地处边陲而被视为“化外之地";在明代,海南因航海和卫戍的需要而受到重视,被称为“南溟奇甸"。改革开放以后,海南地位空前提高。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下,海南成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海南人民努力把海南建设成生态示范省、国际旅游岛。海南的发展历史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①部分制约整体,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②部分的功能之和构成了整体功能,部分的发展就是整体的发展 ③整体统率部分,部分的发展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④只有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发展好局部,才能实现整体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1902年奥地利科学家发明了廉价、清洁、方便和耐用的塑料袋,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被誉为科技界的“白色革命"。在2002年塑料袋“百岁诞辰”之时,它因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破坏而被环保组织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现今,“远离塑料袋"、“禁用塑料袋一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从“白色革命”到“白色污染",塑料袋的命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认识与实践始终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 ②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③认识指导实践所产生的结果总是不可预期的④认识对实践指导作用的实现总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II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3题~第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6题~第2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3.(10分)辨析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规模越大越好。
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辨析。
 
2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在抓粮食生产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由于种种原因,成效大为不同。
材料一由于气候变迁,甲县的耕地沙化严重.为防止土地退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当地利用泡桐树适应性强、扎根较深、生长迅速等特性,探索出农作物与泡桐树间作的耕种模式,既防风固沙绿化环境,营造了良好的农田小气候,又促进了农作物增产.经过多年的努力,甲县已经将46万亩(1公顷=1 5亩)沙化土改造为良田,森林覆盖率也由上世纪80年代的8%提高到现在的20.16%,主产作物小麦亩产增收15%至20%,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激发了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材料二乙县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粮,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国家首批商品粮基地.该县为实施森林增长工程,计划五年内植树50万亩(约占该县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201 3年一年要完成植树10万多亩。为此,县政府制定了《实现“森林增长”的实施意见》.由于适宜造林的土地并不多,为了完成任务,一些乡镇以每亩一年600元左右的价格将已种植小麦和油菜的耕地流转出来植树。有的是农作物与树苗间种,有的是直接将地里的油菜、小麦全部刨掉栽上树苗。这种做法既改变了土地用途,影响了粮食生产,也损害了农民利益,受到许多基层干部和农民的质疑。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两地政府推行的植树造林活动对政府权威产生的不同影响,(4分)并说明基层政府应怎样正确行使权力,树立自己的权威。(6分)
 
(2)甲县和乙县在植树造林活动中都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成效殊异。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分析其成效殊异的原因。(10分)
 
25.(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960年,雷锋当上了运输兵。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他写下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雷锋的生命虽然短暂,雷锋精神却是永恒的.1963年,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雷锋精神自此广泛传扬。
1977年,刚入伍的郭明义代表新兵宣誓:“雷锋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选择,雷锋的境界就是我的精神追求.”几十年来,郭明义多次发起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资助学、义务献工等活动,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201 1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2012年被人们称为“最美的感动年",涌现出“最美司机一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一大批平凡的英雄,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雷锋精神,使人们在温暖和感动中产生向上的精神力量。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