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电机学院专升本经济学与会计学基础考试大纲(3)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4-04-07 10:17:42 整理:一品高考网
1、供给表
供给表是一张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2、供给曲线
建立在供给函数基础上的供给表和供给曲线都反映了商品的价格变动和供给量变动两者之间的关系,即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反映在供给曲线上,它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四、供给定理
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斜率为正,表明价格与需求量的同方向变化的关系,即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供给的这一规律称谓供给定律。
五、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1、供给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上表现为同一条曲线上的点的移动。
2、供给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是指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非价格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供给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上表现为整条曲线上的移动。


  1. 第三节 均衡价格及其应用
一、均衡价格的形成
均衡价格是指消费者为购买一定数量商品所愿意支付的需求价格与生产者为提供一定数量商品所愿意接受的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它是这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价格, 
二、均衡价格的变动
1、供给不变,需求发生变动的情况
2、需求不变,供给变动的情况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的情况
三、政府对价格的控制 
1、支持价格
支持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2、限制价格
限制价格是指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而规定的某种商品的最高价格。
  1. 第四节 弹性理论 
一、弹性的概念
1、弹性含义
弹性是指两个有函数关系的变量之间,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灵敏度,或者是因变量变动幅度(变动的百分比)对自变量变动幅度的比例关系。
2、弹性的一般表示
弹性的大小用弹性系数表示。一般可用公式表示为: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价格变动百分之一会使需求量变动百分之几。其计算公式为:


2、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
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绝对值的大小,一般把需求的价格弹性分为五种类型:
①∣Ed∣>l,称为弹性需求或富有弹性。
②∣Ed∣=l,称为单元弹性或单位弹性。
③∣Ed∣<l,称为非弹性需求或缺乏弹性。
④ Ed =0,称为需求完全无弹性。
⑤ Ed=∞,称为完全富有弹性。
3、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1)商品对消费者的必要程度。(2)替代品与互补品。(3)购买商品的支出占人们收入的比重。(4)商品的功能。
………………..
4、弹性与收益——需求价格弹性的应用
价格弹性是企业制定价格策略的基础。价格弹性能够直接反映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程度,企业可以根据价格弹性对销售收入的影响进行相应的决策。
①∣Ed∣>l的情况。降价不仅增加销售量,而且增加销售收入。
②∣Ed∣<1的情况。降价会增加销售量,但同时也导致销售收入下降;提价尽管使销售量有可能减少,但却能增加销售收入。
三、需求的收入弹性的定义及公式
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百分之一会使需求量变动百分之几。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Ei为需求的收入弹性,△Q为需求量变动的绝对数量;Q为需求量;△I为收入变动绝对数量;I为收入。
四、需求的交叉弹性的定义及公式
交叉弹性说明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相关产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设有两种相关的产品x和y,计算y产品交叉弹性的一般公式为:

五、供给弹性 
1、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含义
供给的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2、供给的价格弹性的类型

① Es=0,称为供给完全无弹性。
② Es<l,称为供给缺乏弹性。
③ Es=l,称为供给单位弹性。
④ Es>l,称为供给富有弹性。
⑤ Es=∞,称为供给完全弹性。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的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使学生了解两种效用理论的基本内容,理解两种理论关于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的前提条件和均衡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说明需求定理。
                        第一节  概述
一、效用论简介
效用论又称为选择轮,是对消费者行为的说明,所以也称为消费者行为理论。在效用理论中,效用有基数和序数之分,因此,消费者行为理论相应地分为基数效用为基础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和以序数效用为基础的消费者行为理论。
1、基数效用理论
该理论认为效用是可以计量的,如5单位效用、8单位效用……。就像物体的重量或长度那样可以说出它的具体单位。效用可以计量,所以,效用可以加总。
2、序数效用理论
该理论认为效用是一种主观感受,所以效用是不可以计量的,人们只能比较物品满足程度的先后顺序,如第一、第二、第三……。
二、分析方法
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在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过程采用了不同的分析方法。基数效用理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序数效用理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所以,前者也称为边际效用分析;后者也称为无差异曲线分析。
第二节 基数效用论
一、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
1、定义
1)效用  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某物品时心理上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他表示商品或劳务同消费者的愉快与痛苦之间的关系。一种商品或劳务对消费者是否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对这种商品是否有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或劳务满足消费者欲望能力的大小。
注意:效用与使用价值的区别
2)总效用(TU)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量某物品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3)边际效用(MU)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某物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的增加量。
以数学表达式表示:


2、总效用和边际效用图示及关系
图(略)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       MU>0,TU上升;
MU=0,TU最大;
MU<0,TU下降。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定义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在一定时间内,对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随着消费量的上升,增加的满足程度不断下降。
2.原因:   1)从消费者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看;
               2)从效用最大化的角度看。
三、货币的边际效用
四、消费者均衡
1、定义:
消费者均衡就是效用最大化。具体讲,就是指消费者把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上,实现效用最大化。如果消费者实现了这种状态,就说消费者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