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传染病)国家重点学科简介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 发布时间:2020-02-06 16:08:51 整理:一品高考网

一、学科总体情况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传染病)历史悠久,于1956年由上海医科大学传染病教研室分迁来渝组建,经数代人半个世纪的努力,已成为在我国传染病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并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临床医疗、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现下设病毒性肝炎研究所和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研究所,并承办《中华肝脏病杂志》。该学科1979年被批准为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81年被批准为我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83年被批准为首批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2010年再次获得SFDA药物临床试验资格认定。1995年成立博士后流动站,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一个。1989年被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2007年分别通过第二次、第三次教育部考核评估,作为国家重点学科进入新一轮建设阶段。2003年建成省部共建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12月通过验收作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运行。2007年成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实验室成员单位。2008年批准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成员。

二、学科方向

本学科具有覆盖传染病学主要领域的稳定研究方向,在充分发挥病毒性肝炎传统领域的研究优势基础上,实现传染病学、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病毒学学科的交叉和整合。原有病毒性肝炎的免疫发病机理及防治、寄生虫病研究、抗生素及细菌感染性疾病研究3个研究方向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新兴的研究方向——重大传染性疾病快速诊断试剂的研发已经形成,四个研究方向特色鲜明,均有进展和突破,科学研究实力居国内领先水平,承担国家级课题的能力在国内同行中具较强优势,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

1、病毒性肝炎的免疫发病机理及防治

本方向从1976年开始病毒性肝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始终坚持以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与治疗为主要研究方向,努力探索乙型肝炎免疫耐受的分子基础,寻找打破免疫耐受的有效途径,力图阐明病毒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的分子免疫机理,为防止肝细胞坏死寻找新的有效途径。30余年来,在该领域进行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研究,尤其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与治疗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原始创新的研究工作,为制定合理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2008年,学科带头人任红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牵头单位负责人主持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计划“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课题,成为全国肝炎防治领域十四个组长单位之一,将进一步加强科研平台的建设,提升研究能力与水平。2009年,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转归及相关机制的研究”团队正式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为学科的长足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2、抗生素及细菌感染性疾病研究

本研究方向以细菌耐药及细菌毒力研究、细菌感染性疾病-肺结核研究为重点,在国内率先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耐药基因的发现和基因调控机制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消毒剂及杀菌剂耐药机理研究,近年来先后与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医学院合作开展肺炎链球菌和肠球菌毒力因子和致病机制研究,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重大传染性疾病快速诊断试剂的研发

从新发传染病防治(如SARS)、三峡库区成库后传染病防治、生物反恐以及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度出发,我们将分子生物学重组抗原、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快速免疫检测等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不接触传染性病原体的条件下,建立丙型肝炎、SARS、霍乱、鼠疫、登革病毒、幽门螺杆菌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特异性、快速高效及应急检验技术平台。通过单克隆抗体技术成功制备并分离出用于检测的相关抗体,运用胶体金标记技术成功研制出相关疾病快速检测试纸条,与ELISA比较,阳性率达99.1%,该技术使重大感染性疾病的快速诊断技术的研究获得重大突破性进展。

成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实验室成员,加强全国网络实验室的相互协调与沟通整合该领域的科技资源,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技术,协调统一进行科技攻关,为国家在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平台、项目储备和人才资源,为应付突发感染性疾病的重大事件奠定可靠的技术保证。

4、寄生虫病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抗寄生虫病新药基础与临床研究、寄生虫病疫苗研究,在国内较早建立了肺孢子虫病的动物模型,制备了抗卡氏肺孢子虫的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了快速检测卡氏肺孢子虫的方法。探索了青蒿素衍生物、白果内酯、瑞香素等中药成分抗卡氏肺孢子虫的作用,从分子水平阐明这些中药成分对肺孢子虫膜系超微结构、基因结构的影响作用,开辟了中药抗寄生虫研究的新领域。在国内率先进行疟原虫DNA疫苗研究,首先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环子孢子蛋白(CSP)基因,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BK/CSP即恶性疟原虫CSP基因DNA疫苗,并在小鼠模型体内实验证实该疫苗可诱导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为疟疾DNA疫苗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三、学术梯队

本学科已形成了一支学历、年龄、职称、学缘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目前有教授29名,副教授30名,博士生导师16名,其中45岁以下占70%,36名具有博士学位,已成为科学研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中坚力量,学科带头人和学术技术骨干均有出国留学或研修经历。本学科由一批年龄在45岁左右年轻教授为主的国家级研究人员组成,拥有中央组织部“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员3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人员、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员、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人员、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类)获得者,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1名,中华微生物与免疫学会副主任委员1名,《中华肝脏病杂志》总编1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1名,多数具有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科学背景,学术思想活跃,在国内肝病及传染病基础与及临床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知名大学引进6名海外高级人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到本学科点担任专职或兼职教授,吸引10余名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派出50余人次出国学习交流。

四、科学研究

本学科具有覆盖传染病学主要领域的稳定研究方向,以病毒性肝炎及相关疾病为研究重点,同时开展重大传染性疾病快速诊断试剂的研发、抗生素及细菌感染性疾病研究、寄生虫病研究,研究特色鲜明,科学研究实力居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近五年来,获得“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973前期研究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共70余项,科研经费达10000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各类论文500余篇,其中在本专业《Hepatology》、《Vaccine》、《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Cancer immunology immunotherapy》、《Gene Therapy》、《J Cell Biology》等SCI收录期刊发表80余篇。主编《现代肝脏病学》、参编《人类病毒性疾病》、《传染病学》等学术专著6部,主编《医学寄生虫学实验指导》,副主编和参编《传染病学》、《分子病毒学》、《寄生虫病学》、《医学免疫学》等本科生和研究生系列教材共22部,申请发明专利9项,已授权2项。“十一五”期间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省级科技奖10余项。

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