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阅读答案附赏析

网址:www.gaokw.com 时间::2016-12-17 17:50:21 整理:高考网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 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8.1.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4分)
9.2.纵观全词,分析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4分)

参考答案

8.1.
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2分)
不同点:A.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1分)
B.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1分)
9.2.虚实结合。(2分)上片写的是梦境。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关塞风光画面,中间突出一句点明这是梦游所在。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想。一灯荧荧,斜月在窗,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冷落的环境,反衬出作者报国雄心的火焰却在熊熊燃烧。(2分)

【解析】
8.1.
试题分析:回答感情的异同,要联系诗人和词人的生活背景,同时,注意分析相关词句,“有谁知”三字,表现了作者对朝廷排斥爱国者的行径的愤怒谴责;“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2.
试题分析:上片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关塞风光画面,雪、笳、铁骑等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写,有力地把读者吸引到作者的词境里来。中间突出一句点明这是梦游所在。先说是迷离惝恍的梦,不知是什么地方;然后进一步引出联想——是在梦中的联想,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想。梦境和实感,上下片一气呵成,有机地联系着,使五十七字的中调,具有壮阔的境界和教育人们为国献身的思想内涵。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练习二

14.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E. “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作者通过“雪晓”“寒灯”“ 断漏”“ 斜月”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15.陆游与辛弃疾同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本词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都非常的相似。请问两首词都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4.C E(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并非“以动衬静” E.“漏声断”是漏声滴断的意思。C3分 E2分)
15.虚实结合。(2分)①陆词上片虚写梦境,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关塞风光画面;下片实写梦醒后的情景和感想。一灯荧荧,斜月在窗,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抒发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情。(2分)②辛词虚写想象中的抗金军队中的生活,上片写秋天沙场上点兵时的壮盛场面,下片写投入战斗的惊险场面;首句和末句实写挑灯看剑、念念不忘征战的心情和年老鬓衰、梦想落空之后的感伤。(2分)

鉴赏

上片写的是梦境。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光画面:雪、笳、铁骑等都是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写,有力地把读者吸引到作者的词境里来。让读者一下子把联想融于作者的描绘之中。中间突出一句点明这是梦游所在。先说是迷离惝恍的梦,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然后才又进一步引出联想——是在梦中的联想;这样的关河,必然是雁门、青海一带了。这里,是单举两个地方以代表广阔的西北领土。但是,这样苍莽雄伟的关河当时落在谁的手里呢?那就不忍说了。那作者为何有这样的“梦游”呢?只因王师还未北定中原,收复故土。这压着作者的心病,迟迟未能解除。作者深厚的爱国感情,凝聚在短短的九个字中,给人以非恢复河山不可的激励,从而过渡到下片。
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想。首先描写了冷清孤寂的环境:漏尽更残,寒灯一点,西沉斜照的月色映在窗前。这样的环境,既和清笳乱起、铁骑似水的梦境相对照,又和作者从戎报国、封侯万里的雄心相映衬,使得全词增添了抑扬起伏的情致。梦境中军旅戎马生涯逼真,而现实中理想抱负却是一场幻梦。梦境何等的雄拔,现实却是何等的凄凉。梦内梦外的这种反差和错位,令人顿生英雄陌路之慨。虚实对比,形成巨大反差,凸现了词人的失落情怀。“有谁知”三字,照应“寄师伯浑”的题目,婉转地表示了把对方视为知己挚友的意思。篇末直抒感慨,身虽老而雄心仍在,于苍凉悲愤之中更见豪壮之气,从而振起全篇,激扬着高亢的情调。[4]
人老而心不死,自己虽然离开南郑前线回到后方,可是始终不忘要继续参加抗金事业。“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即使是死了,也念念不忘收复故土。如此爱国热情,是多么伟大!梦境和实感,上下片呵成一气,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五十七字中的笔调,具有壮阔的境界和教育人们为国献身的思想内涵。
本文标签: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