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夕 崔涂 阅读答案附赏析

网址:www.gaokw.com 时间::2015-12-27 16:30:32 整理:高考网
春 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 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 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 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五湖,指春秋越国大夫范蠡隐居的太湖,这里指崔涂的家乡富春江一带。《春夕》是作者旅居湘鄂时所作。
(1) 请谈谈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2) 颔联用了什么典故?此外,颔联还有哪些值得称道的表达特色?(3分)            
(3)概述全诗表达了作者那些情思?(4分)                    

阅读答案:

9(1)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点明在异乡送春归的诗人形象(点明春归时节我身在异乡);引起下文诗人凄楚的情怀的抒发。(每点1分)
(2)分析:典故:庄周梦蝶(或:杜鹃啼血)(1分)
   虚实结合:上句巧写梦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下句实写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只有“子规”“月”相伴。
   烘托渲染(视听结合):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注意,视听结合分析时不能将蝴蝶一句作为视觉描写)
   曲折层递: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梦醒而更思乡,子规啼唤,愁上加愁,这三层愁情,一层比一层深。(每点1分,写出两点即可。)
(3)分析: 春逝之伤;思乡之苦;迟暮之悲(或“对范蠡功成身退的羡慕”);故园美好却欲归不得的矛盾。(答出1点1分,2点2分,3点4分)

(1) 请谈谈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2) 颔联用了什么典故?此外,颔联还有哪些值得称道的表达特色?(3分  
(3)概述全诗表达了作者那些情思?(4分)
 (4)子规是哪种鸟的别名?李白的《蜀道难》中哪两句也是写子规的?(2分)
(5)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6)诗的前四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3分)
(7)结合全诗,简析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阅读答案:
(1)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点明在异乡送春归的诗人形象(点明春归时节我身在异乡);引起下文诗人凄楚的情怀的抒发。(每点1分)
(2)分析:典故:庄周梦蝶(或:杜鹃啼血)(1分)
   虚实结合:上句巧写梦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下句实写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只有“子规”“月”相伴。
   烘托渲染(视听结合):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注意,视听结合分析时不能将蝴蝶一句作为视觉描写)
   曲折层递: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梦醒而更思乡,子规啼唤,愁上加愁,这三层愁情,一层比一层深。(每点1分,写出两点即可。)
(3)分析:春逝之伤;思乡之苦;迟暮之悲(或“对范蠡功成身退的羡慕”);故园美好却欲归不得的矛盾。(答出1点1分,2点2分,3点4分)
(4)杜鹃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5)运用了虚实结合和对比的表现手法。“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形成对比。
作用:渲染了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苦。
(6)诗的前四句运用“流水、落花、东风、梦、子规、月”等意象,(2分)描绘了落花满天的暮春之景,构成清冷孤寂(凄凉愁惨)的意境。(1分)
(7)诗人面对着春水远流、春花凋谢的暮春景色,表达诗人深深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②“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表达了游子孤身漂泊异乡的思乡之情。③“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是无可奈何的伤心语,深刻地传达出诗人仕途坎坷、孤独飘零的苦闷彷徨、悲愁痛苦之情。4同时,从暗用五湖典故看,含有归隐田园之意。(答对一点得两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满分)

阅读练习二:
注:崔涂,唐代诗人,浙江人。公元888年举进士,终生飘泊,久在湘、鄂等地做官。
(1)首联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2分)
(2)颔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4分)
(3)有人认为尾联中的“归”有归隐之意,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4分)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
(5)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6)子规是哪种鸟的别名?李白的《蜀道难》中哪两句也是写子规的?(2分)
答案:
(1)(2分)①交待了时令(季节)、地点;(1分)②为全诗奠定情感基调。(1分)
(2)(4分)虚实结合、用典、对比(衬托)、对偶、视听结合、借景抒情。(每点1分,答对4点得满分)
(3)(4分) “自是不归归便得”一句,表达了诗人想“归”而不能“归”的无奈;(2分)“五湖烟景有谁争”句中化用范蠡携西施归隐五湖的典故,可知“归”字含有归隐田园之意。(2分)
(4)漂泊异乡、有家难归的痛苦之情:对社会动荡、家书经年断绝的担忧之情;仕途坎坷、年华易逝的自伤之情;渴望归隐的迫切心情。3分
(5)运用了虚实结合和映衬的表现手法,“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相互烘托、映衬。作用:渲染了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以景传情,表达作者的思乡之苦。3分
(6)杜鹃。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2分
本文标签:春夕,崔涂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