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屯溪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5)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11-06 12:10:03 整理:一品高考网

第五、六句:“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诗人抒写了相思离别的情怀。上一句,“惜瑶草”江淹《别赋》有云:“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是说丈夫出外为官,闺中少妇自怜青春独处。“瑶草”,即香草,为少妇自喻。此处借用其意,以不无解嘲的语气说,我的深趣就在于怜惜妻子的青春独处。下一句,“鸣琴”,即琴。意思是说,今夜我要以琴声来寄托自己平日的怀抱,这或许能够排遣我内心的苦闷吧!这两句诗不仅注意对仗的工整,而且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惜瑶草”,是对前面诗意的承接;“寄鸣琴”,又开启了后面的诗意。最后两句:“三奏月初上,寂寥寒江深。”诗人通过展现一幅孤寂凄清的寒江月夜图,进一步表达羁旅苦情。“三奏月初上”,既点出题中的“月夜”,又写出反复弹奏鸣琴的情景。诗人原想借弹琴排遣苦闷的,无奈苦闷尚未消除,又见到了冉冉升起的明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对孤身远客来说,又添了一层行役情思。也使原已悲苦的旅人,其苦情又向前推进了一层。然而,还不仅如此。诗人此时面对的是月色溶溶下的寂静空旷的令人生寒的大江。而诗人的心境,又何尝不似这条凄凉寂寞的“寒江”呢!这儿的“深”字用得十分精当。既写出了寒江寂寥得“深”的实景,也传达出了旅人寂寥得“深”的实情。它既有写景之妙,又有传情之神。显示出诗人炼字的匠心。结尾以景作结,韵味无穷。那位孤独无偶的行旅者伫立寒江船头的身影久久地存留在读者的视野中。
 
10.①君子生非异也  ②歌窈窕之章  ③幽咽泉流冰下难  ④一尊还酹江月  
⑤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⑥丛菊两开他日泪 ⑦东篱把酒黄昏后  ⑧齐彭殇为妄作 
(任选6空,每句1分,错字该处无分)
三、文本阅读(24分)
11.现实(母亲为自己放鞋垫)——回忆(写母亲那双灵巧的手为一家人做鞋)——现实(母爱的升华)(6分)
12.双关(或虚实结合,一是实写儿子必然要长大成人,二是写儿子将走自己的人生之路,人生之路必然有坎坷,母亲的鞋能够让儿子走路走得更稳),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成长的呵护、期盼和牵挂。母亲对儿子的深爱力透纸背,同时也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5分)
13.看似多余,其实这正是本文主题升华之处:写母爱,只写自己的母亲就显得单薄,这里巧妙地写外婆对她那逝去的儿子的思念和牵挂,“大舅何止行千里,那是个遥不可及的世界,可他走不出老母亲的心”,读来催人泪下!昭示了母亲的平凡普遍和伟大。(6分)
14.(1)儿行千里母担忧:对长大成人的儿子,虽不能再为他做鞋子,哪怕就是换换鞋垫,也是一种母爱的释放。寸草心报三春晖:儿子对母亲年事已高的愁心,将引起读者的深思和联想,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4分)
(2)文章组织材料,选取的都是一些琐事,尤其是浓墨重彩地写母亲为一大家人纳鞋底和别人的赞叹,塑造了一个朴实、生动且感人的母亲形象;然后写母亲年老了,不能做鞋了,但牵挂儿子之情仍然萦绕心中,最后选取外婆对儿子思念的事,将歌颂母爱之情推向了高潮。(4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5. A(B老两口  C涵盖  D聪颖)
16.C(C“左右逢源”既可以指事情不管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为人处世圆滑。此处正确。A“不足挂齿”表示不值得一提,含轻视或自谦之意。这里是感叹数量太少,应换为“杯水车薪”。B“耿耿于怀”表心事牵萦回绕,不能释怀,习惯用于不能忘怀与别人的芥蒂,此处用“忧心忡忡”。D“耳提面命”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褒义。此处望文生义)
17.B(A语意重复,去掉“归来”。C歧义。“没有锁”中的锁既可理解为名词,也可理解为动词。D杂糅。应为“经过……的努力”或“在……的努力下”)
18.①司马迁②诸葛亮③李白④杜甫⑤白居易(任填4空,每空1分)
19.充分追求时尚个性,热衷于网络生活,聪慧多才,爱好广泛,比较注重自我,同时也存在经济上不够独立、学习焦虑、好逸恶劳等不足。(6分)
20.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穿石的水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5分,两句即可)
五、写作(60分)
21.参看安徽省2009年高考试卷评分标准,建议切入分为43分。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