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福建三明5月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2)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5-05-12 21:47:13 整理:一品高考网

    C.中秋节后,成都发生了战事。太太们和她们的儿女先后被她们的娘家接了回去。老太爷到表弟唐家。陈姨太回到了她的母亲那里。克安也到老丈人家去了。大公馆里空无一    人。  (《家》)
    D.端午节过去了,军阀混战一天比一天紧张,上海的公债市场波动不定,谣言四起。吴荪甫和赵伯韬的纠纷依然没有解决。李玉亭总打算做和事佬,他认为吴荪甫的刚愎自用    是祸根。(《子夜》)
    E.当葛朗台太太断气后,葛朗台对女儿十分地温柔体贴,他来搀了她去用午饭,神情慈祥地望着她,常在女儿面前哆嗦,其实他这一切都是为了使女儿放弃对母亲财产的继承    权。(《欧也妮·葛朗台》)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论语·子路》)
   ②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曰:“……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孟子·尽心上》)
   【注】①偲偲:音sī,勉励、督促、诚恳的样子。②怡怡:音yí,和气、亲切、顺从的样子。
   (1)请概括出两个选段对士的要求的共同之处。(2分)
   (2)孔子和孟子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ll题。
诗歌何惧“等风来”
马  涌
    ①3月26日,在诗人海子逝世后的26年里,这一天俨然已经成为当代诗歌的一个纪念日。实事求是地讲,人们对海子的纪念,并不仅仅因为海子的诗,也包含对海子英年早逝的“诗性生命”本身的一种追索,或者说是消费。在更早一些时候,另一件与诗歌有关的事情,也曾突如其来地霸占过相当广阔的舆论空间——我说的正是余秀华。先是《穿过大半个中国语文试题 第4页(共12页)
去睡你》在朋友圈爆红,然后是“脑瘫诗人”的标签备受争议,进而从文学现象上升为公共话题。
    ②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诗歌总成为爆点?
    ⑧毫无疑问,在目前的文学版图中,诗歌的位置是相对边缘化的,无论是在文学范畴还是在市场范畴,诗歌都不是这个时代的宠儿。那么为何诗歌事件总是呈现出一种“一点就着”的爆炸式传播?原因很简单:因为大众对诗歌的需求实在是太强烈了。饥渴之下,一拥而上,如是而已。
    ④海子的去世几乎可以作为当代诗歌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在海子之后,再没有能引起全民关注的诗人。这里面有许多的原因,包括文学生态环境的改变、社会氛围的变化、作者群体的更迭,但如果说是因为“今天没有人读诗”,这样的说辞是立不住的。余秀华的被发现、海子的被纪念,在传播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是“普通读者”,而不是少了诗歌就活不下去的“核心读者”。他们毫无疑问是读诗的,是对诗歌有所期待的,更是不吝为诗歌传播略尽绵力的。然而走近他们身边的诗歌并不多见,所以他们大多数时候表现得似乎与诗歌绝缘,只能在余秀华这样的新人出现时一拥而上,或者日复一日地咀嚼那些“过气”的诗人。这样的读者,我们很难说他们是“忠诚的”“可敬的”“伟大的”,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平凡的读者,一个文学体裁的兴盛,一定是无从谈起的;而动辄将这些读者斥为“跟风”,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赌气说法。
    ⑤很多人说,当下是最缺乏诗性的时代。然而换一个角度,当下也是最渴求诗性的时代。各种诗歌衍生而出的流行文化虽然冲淡了诗歌的内核,但也拓展了诗歌的外沿;在充斥着标准化效率化消费化的社会中,人们对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渴求反而更加热烈。因此,对于诗歌和诗人而言,这可能也是最好的时代,从海子到余秀华,包含的一个事实便是,20余年来,且不谈“伟大诗人”,产生“现象级诗人”的土壤始终是存在的。
    ⑥读者从海子“如何死去”体会人生与理想,从余秀华“如何生活”感悟现实与温度,这些具有时代性和普遍共性的情感,在经常标榜“诗歌是私人化体验”的当下,显得尤为珍贵。各花入各眼,如果确实是以“私人化诗歌”为追求的,自然不必对这种“流行”“跟风”大惊小怪,无非是一般读者的自由选择。更何况,纵观中国乃至世界诗歌发展史,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往往也正是诗歌在公众中广泛流行的时期,亦是“跟风读者”与“跟风作者”大量涌现的时期。可见诗歌并不是像“文章憎命达”一样,天然地拒绝流行与大众化。如果时至今日,仍旧认定诗歌无法自己守住本心,非得在社会的冷遇和边缘化中才能“保持自我”,那实在是小看了今日的诗歌和诗人们。
    ⑦因此,面对公众对诗歌的“跟风”时,也不妨偶尔放下沉重的戒备心,和千千万万不太懂文艺又需要文艺的普通人一起,放松心情,等“风”来。
    (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4月  有删改)
语文试题 第5页(共12页)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诗歌事件总能上升为公共话题,源于大众对诗歌的强烈需求,饥渴之下,自然一拥而上。
      B.纪念海子、议论余秀华,说明读者是对诗歌有所期待的,更是想为诗歌传播略尽绵力的。
      C.读海子的诗,体会理想之美,读余秀华的诗,感悟现实之悲,这些情感在当下仍显珍贵。
      D.诗歌不必非得在冷遇和边缘化中去固守本心,保持自我,不必天然地拒绝流行与大众化。
10.第⑤段,为什么说“当下也是最渴求诗性的时代”?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3分)
11.标题“诗歌何惧等风来”中“何惧”包含哪些深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蕉  语
    朱以撒
    ①芭蕉林下走,五月明媚的光线,渐渐地变得昏暗起来。芭蕉像无数的桨片,向四面八方摊开着,把泼洒下来的阳光遮拦,林下行走的人们,感觉着被庇护的安稳,风过,而烈日阻挡在上。
    ②在世间,许多生长着的叶片是无比细碎的,它们被造物之手修饰得十分精致,似乎是千百层交叠之后剪裁出来的——苦心匠意一眼可见,这样的生长使日子也变得细腻起来,很精致和雅气。譬如含羞草,这种带有羞怯之心的小花,无论是它米粒大小的叶子,还是粉嘟嘟花蕾,都填充了无比的用心,随便找一个角度,都能博得赞叹,那一定是上苍在闲适之余的工笔,才达到了细部的如此完美。自然,对比于芭蕉,就可见造物之手的意笔,大刀阔斧,三下两下,质朴、简单的形态和本色豁然在目。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