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选词填空技巧五法(2)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4-09 18:04:02 整理:一品高考网

  因此,考生在考场上能否比较正确的理解字词,还得依赖于考生平时文化积累和文化思考的程度。如果说是准确都说不上,即使是对于一般的汉语言学者来说,准确释义都是比较困难的,更何况是对汉语言仅停留在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的普通考生而言,就不能妄加责难了。因为积累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知识也是一个厚积薄发的历程。同时要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准确地使用词语。

  高考在考查这方面知识,实质上也是考查考生在一定语境中的文化积淀和语言运用。

  例2:2004年全国高考题的第三小题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第一次庭审时,原告律师向法庭所作的——,揭露了三年来原告在这起家庭暴力案件中遭受虐待的真相。

  ②人应当讲信用,对已经作出的允诺就决不——。

  ③汪曾祺先生终生主要从事创作,即使偶尔也写些评论,甚至这些评论可以归入学术论文一类,——总的说来,他天生就是一个作家,——很难得是一个纯粹的学者。

  A.申述 食言 但/而 B.申述 失言 不过/也

  C.申诉 失言 但/而 D.申诉 食言 不过/也

  这个题从正确释义的角度来辨析的话,必须要弄清楚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申诉””和“申述”都有一个相同的语素“申”,对于“申”应理解为:说明,阐明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不理解“申”的准确含义,也不会影响选择该题。我们还可以分析不同的另一个语素“诉”和“述”。“诉”理解为:说给别人听,倾吐心里话和控告三个意思。“述”理解为:陈述、叙述的意思。因此“诉”和“述”的区别主要在于“诉”有法律上诉的用法,很正式;而“述”只是一般的讲述,说明的意思。题①中,很显然是专用的法制方面的。所以,该选择“申诉”。“食言”和“失言”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言”是相同的语素,可以理解为:话语或者是说。“食”可理解为:吃掉的意思,“食言”就是吃掉自己所说的话,可引申为:不守信用,不履行诺言。“失”可以理解为⑴失去、失掉、丢掉⑵没有把握住,如失手⑶找不到,如迷失方向⑷没有达到目的,如失望⑸改变(常态),如失色⑹违背、背弃,如失信,失约。同样两个不同语素的主要区别在于“食”有放弃曾经的许诺。由于由此看来应选择“食言”。对于虚词的考查主要是关联词。关联词的用法首要的是弄清关联词是表什么关系的,其次要根据句子前后的意思或含义来推断该用哪一个,最后就是检查是否符合语法习惯和生活习惯(语感)。题中的“但/而”表的是转折关系,“不过/也”也可以表转折关系。但是也有区别,“但/而”是两个不同意思或不同层面上的转折;“不过/也”是对上半句话加以限制或修正的转折(相当于让步)。题③中,“汪曾祺先生终生主要从事创作,即使偶尔也写些评论,甚至这些评论可以归入学术论文一类”这说明了汪曾祺先生不仅是一个作家,也是一个学者(评论家)。“——总的说来,他天生就是一个作家,——很难得是一个纯粹的学者。”这后半句是对上半句的限制或进一步修正,因此我们选择:对上半句话加以限制或修正的“不过/也”而不选择表两个不同意思或不同层面上的“但/而”。最后我们再去读一下这个句子,也是通顺,合理,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的。作到这里,答案就已经十分明确了选D。

  从这个高考题我们不难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管是考查实词的含义(意思)或用法,还是考察虚词的关系和功用,都是要把握语言本身的意义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在区别实词的用法时,把握好不同语素含义的辨析;在区别虚词时,注意联系句子想要表达的前后意思,这样才能比较快捷地、准确地选到正确的答案。

  3.望词生义法

  我们的汉字是表意文字,是用表意体系的符号来表达汉语的词或语素的。一个汉字通常表示汉语里的一个词或一个语素,这就形成了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特点。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状字,所以又叫方块字。如:车、上、明、问等。车、上、明等字的形体来直接表达语言里的词义,“问”既能表意又能表音,“门”表音,“口”表意。汉字系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地不断进步而发展,现代汉语的很多汉字或词语的形式和读音较以前发生了一定差异,甚至根本性的变化。这对于我们从汉字的构造和读音来考察其意义,增加了不少的难度。

  但是,我们在遇到自己不能准确解释,或确定选择的时候,不妨可以用“望词生义法”。顾名思义,望词生义就是看到词语,根据自己在平时的构字、用词地学习和领悟中,估计和推测该词的意义和用法。

  例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他身边经常带着一小本子,到技术部门细心——世界各国石油发展情况的资料,并作详细摘录。

  ②中国昆曲,正因为她自身所具有的重要文化价值和深厚的文化——,才被世界人民所公认。

  ③奥运会是国际普遍——的大比赛,对主办城市来说也是一次技术上的考验。

  A.收集 内蕴 关心 B.搜集 内蕴 关注

  C.搜集 品位 关注 D.收集 品位 关心

  从考查的词语看,“搜集”和“收集”是一组。在这里我们只需要把“搜”和“收”区别出来就行了。“搜”从提手旁,读“叟”的音,应估计为:仔细寻找之类的意思。“收”要从部首的角度来的话,有点难度。但是,可以从组词来入手,有点相当与联想想象法。“丰收”“收获”“收缴”,大概应理解为:把分散的东西,聚集起来。这样一对比,不难可以看出,“搜集”是很仔细寻找并集中。在这里,①“他身边经常带着一小本子,到技术部门细心——世界各国石油发展情况的资料,并作详细摘录。”显然是比较仔细的查找并集中起来,这样可以选择“搜集”。“内蕴”是两个字的合成词,“内”可以理解为:内在;“蕴”从草头,读“温”的近似音,望意义为:草下面的的涵养,或蓄积。联起来“内蕴”:内在的涵养。而“品位”是有“品”和“位”合成的。“品”是三个口,说明和嘴,或吃东西有关系,“位”是从人旁,人立的地方,联起来“品位”想象为品尝的位置,可以引申为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主要和人有关系;而“内蕴”不一定是指人。②“中国昆曲,正因为她自身所具有的重要文化价值和深厚的文化——,才被世界人民所公认。”文化重要是一个长期积累、蕴藏的过程,因此要选择“内蕴”。关心和关注,区别在于“心”和“注”。“心”根据造字的构成可以望意义为:倾注了自己的主观情感;“注”是从水旁,读“主”的音,可以望意义为:主观重视。在这里,③“运会是国际普遍——的大比赛,对主办城市来说也是一次技术上的考验。”这是大家比较关心和重视的一件大事,是主观重视的,所以要用“关注”。

  当然,这种方法是必须建立在对汉字系统有一定的把握基础之上,没有这个基础,是很难比较准确的望词生义的。同时,在一个选项中,对几个词语的区别,使用的方法和技巧也不是单一的。可能需要同时运用几种方法或技巧才能把题做对。

  4.联想想象法

  想象,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联想是通过赋予若干对象之间一种微妙的关系,从中展开想像而获得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产生的美感形成了特有的印象,而对视觉形象的记忆又随着人的思维活动形成了知觉与感觉形象的联系。联想是人的头脑中记忆和想像联系的纽带。由人对事物的记忆而引发出思维的联想,记忆的许多片段通过联想形式进行衔接,转换为新的想法。主动的、有意识的联想能够积极而有效地促进人的记忆与思维。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充分的运用大脑和知识进行逻辑思维的过程,也可以训练考生的开放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同样,我们在做题时,可以借用这种思维模式。如果所给选项中,有的词语很不容易区别或很难理,就可以把词语中比较费解的语素,通过联想或想象的方式进行组词或造句。而且,组的词或造的句是我们生活中耳濡目染的,人人皆知的。这样可以化难为易,把抽象变为具体,把知识联系生活。自然,做题就不是很困难了。

  例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两会期间,许多代表明确提出,对乱收费的现象,人民群众早已深恶痛绝,政府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这种现象。

  ②《五国联合公告》在亿万爱好和平的人们心目中——了一座光明与希望的灯塔。

  ③欧盟人士认为,如果这样下去,势必影响欧元的顺利——,给以后的转换工作带来难度。

  A.禁止 树起 过渡 B.制止 竖起 过渡

  C.禁止 竖起 过度 D.制止 树起 过度

  这个题,也是考查的近义词。虽然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这些词语,但是一旦出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也就有点迷惑了。“禁止”和“制止”都有不准做的意思。但是要具体说出区别,比较困难。这样采用联想想象,在奥运会上,要严格查处“禁用”品如:兴奋剂,一旦查出将受到“禁赛”的处罚。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而“制止”可以联想想象为:我们必须制止恐怖事件的再次发生。从生活中的具体用法就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禁止”是命令性(法令或习俗)的不准、不许可,主语不明确,或没有主语(社会约定俗成的);“制止”则是采取强硬措施来迫使停止,有主语,是比较主动的行为。①“两会期间,许多代表明确提出,对乱收费的现象,人民群众早已深恶痛绝,政府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这种现象。”对于“对乱收费的现象”是法律法规所明文不允许的。可见在这里有主语,所以应用“制止”。至于“树起”和“竖起”都有起来的意思。“树”联想想象为“树立榜样”,“树立形象”,“树新风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难得出“树”有建立,塑造的含义在里面。“竖”联想为“竖起大拇指”几何中的横和竖。也可以归纳为伸出,或与水平成90度。和“树”相比少了:建立,塑造的含义。②“《五国联合公告》在亿万爱好和平的人们心目中——了一座光明与希望的灯塔。”这个公告是相当于是航标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表示一定的方位,意思很明确了,没有塑造和建立的意思在里面了,所以应选择“竖起”。最后“过度”和“过渡”都有超过的意思在里面。“度”亦可以联想想象为:欢度春节,度过愉快的时光,可见“度”有过的意思;也可表程度或一定的量,如:劳累过度。而“渡”,使人想到“渡口”、“渡船”、“摆渡”,从而得出“渡”是从岸的一边到岸的另一边,进而引申为:事物由一个阶段或一种状态逐渐发展变化而转入另一个阶段或状态。③“欧盟人士认为,如果这样下去,势必影响欧元的顺利——,给以后的转换工作带来难度。”从“转换工作”我们可以分析得出是从一个阶段迈入到另一个阶段,显然要用“过渡”。

  这种方法是比较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做到的。这种联想想象,可以把比较陌生、生疏的词语,通过对生活的关注、观察、了解和积累,转化为熟悉、常见的词语。通过语素的融通关系,语素意义的相对稳定性,可以猜想或推出选项中词语的含义,有助于在具体的遇境中准确地选择词语。

  5.排除带入法

  排除,即把最不可能的干扰选项排除掉,再把相似的两项带入句子,综合运用以上的各种技巧,最终,选出答案。在考试时,时间是十分宝贵的,可谓争分夺秒。做题时,既是知识的较量,也是解题技巧的角逐。谁能驾驭知识,争取时间,谁就是胜利者。而且,把各种知识和技巧综合运用,本身就是综合能力的体现。

  z例5:2005年高考题(北京卷)第三小题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那天夜晚,他抱着吉他即兴演唱了几支歌,脸上是——的表情,像孩子那样快乐,像农夫那样淳朴。我——一次感受到,好的男子汉本质上都是农夫,朴实

,宁静,沉湎于自己的园地,——那是音乐、绘画——书籍。

  A.迷醉 不止 不管 还是 B.陶醉 不只 不管 还是

  C. 迷醉 不只 如果 或者 D.陶醉 不止 如果 或者

  本题也是可以综合应用以上列举的方法。区别词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甚至可以专家怎样设置答案的逆向思维去考虑和分析。从这个意义上讲,答题不仅是在知识和技巧的层面,而且是在训练一种综合、分析、判断和推理的逻辑思维。我们可以从虚词入手,“如果 或者”是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而“不管 还是”是表条件的连词。假设是原本这种情况没有成为现实,而是虚拟的一种情况。这里“感受好男人的本质”可以从“音乐、绘画”,还可以从“书籍”得到,表示一种条件关系。因此选择“不管 还是”。这样就可以排除C和D两个选项了。“不止”和“不只”,止,停止,“不止”是:继续不停止,或者是超出某个数目或范畴。例如,这次考试小王的成绩不止80分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应证,检验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不只”相当于“不但”、“不仅”。再者“迷醉”和“陶醉”都有沉醉的意思。“迷”强调的是迷恋,深深的被吸引了,“陶”则是熏陶,而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中。在题中,“他抱着吉他即兴演唱了几支歌,脸上的表情”,“像孩子那样快乐,像农夫那样淳朴”,显然是深深地被吸引了,不能自拔的样子。所以,用“迷醉”要比“陶醉”好,尽管“迷醉”是中性词。

  从近年高考题的变化来看,尽管是以实用性和生活性为原则,但对语言本身的把握还是十分重要的。

  06年高考尽管是四川省自主命题,但是语文考查还是依据《高考考纲》,所以万考不离其宗,只有全面的、精确的把握知识,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

  我们在生活中也好,还是在考试中也罢,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研究是灵活使用词语的关键。只有从语句中去分析、把握词语的内涵,理清汉字的发展极其规律,才能传承文化,才能发展文明。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知识的海洋,学习、研究词语,不只是为了考试,毕竟考试所检测到的知识犹如沧海一粟,但把所学到的知识作为改变生活,改造社会的武器却是永恒的快乐。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