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试卷(2)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09-10 16:27:13 整理:一品高考网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18.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19.有学者认为,“近代条约制度把西方的法治概念和对游戏规则在参加者之间平等讨价还价的概念引入中国……打破了官方对商业的垄断和对私商的任意侵夺,要求清政府将税收制度公平和透明化。”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近代条约制度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经济         B.近代条约制度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C.近代条约制度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近代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具有平等性
20.“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马克思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这一观点显然不适合用于评价(    )
A.永安建制与定都天京              B.北伐、西征和东征
C.《天朝田亩制度》的制定           D.《资政新篇》的颁布

23.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                                                               
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D.武昌首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24.某学者认为:辛亥革命还只是在微弱的共和思想光环下的王朝更替。关键不在于辛亥革命采取的理论体系,而是应该重新估价中国社会生活的实际发展速度。根据现在的研究,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的前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的识字率都高于中国。该观点强调的是(    )
A.三民主义思想存在缺陷              B.辛亥革命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高              
C.革命实际没有推动社会重大进步      D.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封建制度 
25.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
   A. 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革命       D. 国民革命
26.1924年11月,孙中山关于统一问题的题词是“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当时孙中山为实现“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采取的主要举措是(    )
A.组建中国同盟会, 发动武装起义        B.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C.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国民革命运动       D.进行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政府
27.“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5.24)这说明当时(    )
A.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28.“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
C.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                 D.长征胜利,红军开赴抗日前线
29.毛泽东对正面战场抗战评价道:“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国民党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
A.国民政府组织大规模会战           B.独立自主地进行游击战争
C.为敌后战场开辟创造条件           D.配合了各国反法西斯战争
30.毛泽东说:“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该军事行动的“战略作用”是(    )
A.迫使国民党停止全面进攻         B.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C.拉开对国民党战略决战的序幕        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4小题,共52分)
33.(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