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3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4)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05-08 10:33:56 整理:一品高考网

    
(2)                                                      。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龙应台在《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中说:在一个法治上轨道的社会里,人是有权利生气的。……你今天不生气,不站出来说话,明天你——还有我、还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如果你有种、有良心,你现在就去告诉你的公仆立法委员、告诉卫生署、告诉环保局:你受够了,你很生气!
②2012网络经典语句: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以上两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高二语文答案
1.B ("替代传统阅读"一说,文中无依据)
2.C (表述内容绝对化,不能支持题干观点。)
3.B (A项原文中是"必将"。C项"没有辐射"说法错误;"广泛应用"也缺乏依据。D项"书房中不可能再有大量藏书"说法无依据。)
4、.选D。(掖:搀扶)
5. B(②表现李昉为性情中人,也有个人的好恶;⑤表现他不贪功,把任用贤能的功劳让给皇上,其它四句均符合题干要求。)
6. C(并非所有的都不予提拔,要看是否“其材可取”。可取的,严词相加,但不久即得以拔擢;材不可取的,就和颜悦色对待来人,免致其心生怨愤。)
7. (1)当时赵普被卢多逊诬陷,(卢多逊)多次把他的短处上报皇上。
(5分,“短”“闻”字各1分,“为……所”被动结构1分,句意通顺2分。)
(2)李昉一直和卢多逊友好,对他毫不怀疑,卢多逊多次向皇上诬陷李昉,有人把这些事告诉李昉,李昉不相信这些。
(5分,“素”“善”字各1分,“不之信”倒装结构1分,句意通顺2分)
8、从视觉写声:“乱蝉”描写雨后蝉的鸣叫;从视觉写色:“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从嗅觉写味:“细细香”香气绵长。   衬托:远近分明,动静结合。
 9、从表面上看,作者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使自己度过了凉爽的一天;其实从“又”、“浮生”等中隐隐可见作者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日复一日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失落情绪。
10、(1)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2)郑光祖 白朴(3)麦克白  哈姆雷特
11、(1). (5分)BE(B“不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错,E母亲对父亲的接受、劝长子与父亲和解,除了出于对父权家长制的理解与顺从,还有对夫爱的渴望,对完整的家的渴望。)(答对一个选项给2分两处给5分)
(2) (4分)父亲没有尽到责任,不配做父亲(2分);我们没有得到父亲的抚养,不会承认这个父亲(2分)。
(3) (5分)术语叫做舞台说明(2分);因为父亲的权威被藐视而“色厉”(1分),因为没有尽责而“内荏”(1分),说明父亲矛盾的心理。(1分)
(4). (5分)一郎亲眼见过以前父亲的无理,所以痛恨他;二郎只见过现在年老体弱的父亲,所以可怜他。
(5)(6分)【答案示例】同意,如结尾部分贤一郎的突然转变。从父权家长制的角度贤一郎应该接受父亲,从情感的角度父亲的归来是贤一郎没预料到的,他恐惧、厌恶、憎恨和悲哀,这是矛盾之处,但血缘是任何东西无法阻隔的,当多年积压的愤怒已经发泄完毕;父亲已经忏悔;父亲的确需要照顾;母亲的哀求;和弟弟妹妹对父爱的渴望之后;他不想继续没有父亲,所以结尾这样的突然转变,这也是理智与情感的统一。
(评分标准:观点1分,举出具体剧情2分,具体分析3分,要涉及到矛盾和统一两方面.)
12.选C。(因噎废食:比喻因为碰到挫折,连该做的事情也不做了,正确。A.“拾人牙慧” 拾:捡取;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这里不能用来形容拍摄电影的方式。 B. “耿耿于怀” 耿耿,心里有事,很不安宁的样子。心里老是想着,不能忘怀,不能用作“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此处语义重复。 D. “翻云覆雨”  翻、覆:翻转。翻转过去是云,翻转过来是雨。形容一时这样,一时又那样,反复无常。也比喻惯于耍权术和手段。)
13.选A。(B否定不当,去掉“阻”字;C.并列不当,把“和”改为“等”;D.“强迫症患者是…障碍,主宾搭配不当)
14. 选B。(由④“灵魂寻找自己的和归宿而不可得”,⑥“灵魂寻找另一颗灵魂而不可得”可知,此两句的顺序为④⑥;由②“前一种孤独”⑤“后一种孤独”可知,此两句的顺序为②⑤;由③“一切人间的爱”①“当他爱一个人时”可知,此两句的顺序为③①;根据三组句群的逻辑关系,正确的语序为④⑥②⑤③①。)
15、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或“二氧化碳”)、 绿化(或“植树”)、抵消(或“吸收”)、环保(或“环保活动”)(5分,每个词1分,全对5分,“环保”不在最后的扣1分,其它三个词语混乱的只扣1分。顺序错最多扣2分)
16.(6分) 【答案示例】苏东坡在赤壁矶头的浪涛前,慷慨高歌,用豪放解读了如梦的人生。李清照在凄楚孤苦的守望中,把盏啜饮, 用闲愁涂满了生命的黄昏。
【评分参考】每句内容贴切2分,结构一致1分。
17、①中国人,要敢于生气,要敢于反抗(正)。众所周知,当今一些中国人面对社会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表现为自私、懦弱与不敢抗争。如面对钓鱼岛事情,“表叔”事件,“小悦悦”事件,黑心食物等,中国人要敢于生气,敢于反抗。
②中国人,不要随便生气(反)。这是从第二则材料引发出来的观点,即在个人情绪控制方面,不要为了一点小事就生气,影响自己于他人的和睦相处,这种审题是符合题意的,但在立意上就不够高雅。
③中国人,该生气时要生气(折中)。面对社会上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我们要敢于生气;当中国遭到列强侵犯时,中国人要敢于反抗。不过,如果面对个人生活上的小事,我们要顾全大局,不要轻易生气,要学会宽容,学会与他人融洽相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中国人,该生气时就生气。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