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广东佛山一中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04-19 20:25:14 整理:一品高考网
2013广东佛山一中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佛山一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段考
历史试题
命题人:张颖芳 审题人:莫春香 庞玉姬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家中的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和神学      D.说明了中国古代要求统治者重视民意
3.孔子的教学内容,可称之为“六艺”。其中“礼”谓天地阴阳之秩序,“乐”谓取得和谐。后人学者曾评论:在孔子的哲学中,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这表明孔子的教学特点是
A.强调道德教化的功能 B.注重维护等级制度
C.主张严格遵守礼法 D.教学与音乐相结合
4.春秋战国时期,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
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 韩非子 
5. “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段话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墨子的“兼爱”思想
C.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D.庄子的“齐物”观点
6.“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提出这一思想主张的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7.《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习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说的是
A.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
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出现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
8.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上述材料认为,百家争鸣出现文化觉醒的基本条件是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