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佛山二模语文试题答案【质量检测】(5)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05-04 12:38:16 整理:一品高考网

(2)假如他的两个儿子相处融洽友爱,这样来共守已有的基业,则天下的灾难就不能平息。(使,假如,1分。息,平息,1分。大意1分)
‚凭您的威势,对付处于困窘境地的敌人,攻打疲惫的敌军,同疾风吹落秋天的树叶没有什么差别。(穷,困窘, 1分。敝,疲惫,1分。译出“无异”后省略的“于”的意思“同、跟、和”, 1分。大意1分)本题考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参考译文:
春季,二月,曹操进攻黎阳,与袁谭、袁尚在黎阳城下大战,袁谭、袁尚败走,退回邺城。曹军将领都提出要乘胜攻打邺城,郭嘉说:“袁绍(生前)喜欢这两个儿子,没能决定让谁作继承人。如今,他们权力相当,各有党羽辅佐。局势危急,就相互援救;局势稍有缓和,就又会争权夺利。不如向南进攻荆州来等待他们兄弟变乱,变乱发生后,再攻打他们,可以一举平定。”曹操说:“好!”五月,曹操回到许都,留部将贾信驻守黎阳。
    不久,袁尚果然亲自率兵攻打袁谭,大败袁谭。袁谭逃到平原,袁谭派辛毗到曹操那里求救。辛毗到西平拜见曹操,转达袁谭求救的心意。曹操部下官员多认为刘表势大,应当先平定他,袁谭、袁尚自相残杀,不足忧虑。荀攸说:“目前,天下正争斗激烈,而刘表坐守江、汉之间,可知他没有占有四方兼并天下的大志。袁氏家族占据四州土地,有兵马数十万,袁绍因为品性宽厚而得民心,假如他的两个儿子相处融洽友爱,这样来共守已有的基业,则天下的灾难就不能平息。如今他们兄弟结怨交恶,势不两立,如果一个人吞并了另一个人,则力量就会集中起来,力量集中后,再想谋取就困难了。应该趁他们内斗相持不下时,动手夺取,天下就可以平定了,这个机会不能失去。”曹操听从了他的建议。
过了几天,曹操又打算先平定荆州,让袁谭、袁尚互相削弱。辛毗观察曹操脸色,知道他又改变主意,就去告诉郭嘉。郭嘉报告曹操,曹操对辛毗说:“袁谭是否一定可信?袁尚是否一定能被攻克?”辛毗说:“您不要问是可信还是有诈,只应直接来看整个形势的发展变化。如今,袁谭忽然向您求救,其情形表明他已走投无路;袁尚看到袁谭陷入困境,却不能一举攻破袁谭,说明袁尚也已智穷力竭。那形势是军队在外战败,谋士在内被杀,兄弟内讧,国分为二,连年征战,将士的甲胄里都长出虱子。再加上旱灾蝗灾饥荒同时发生,上有天灾相应,下有人祸困扰,无论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百姓,都已知道袁氏统治将要土崩瓦解。这正是上天灭亡袁尚的时机。凭您的威势,对付处于困窘境地的敌人,攻打疲惫的敌军,同疾风吹落秋天的树叶没有什么差别。上天把消灭袁尚的机会赏赐给您,您不去进攻,反而要讨伐荆州。荆州年丰民乐,没有灭亡的征兆(没有机会可供您利用)。现在,利用袁谭的求救而去援助,没有比这更有利了。况且四方的敌人,没有比占据黄河以北的袁氏更强大的了。您平定黄河以北后,就军威大盛,震动天下了。”曹操说:“好!”于是,答应出兵救援袁谭。
冬季,十月,曹操进军到达黎阳。袁尚听到曹军渡过黄河的消息,就解除了对平原的包围,撤回邺城。袁尚部将吕旷、高翔背叛袁尚,投降曹操。袁谭又暗中刻好将军的印信,送给吕旷、高翔。曹操知道袁谭并非真心归降,便给儿子曹整娶了袁谭的女儿(娉:问名。古代婚礼“六礼”之一。即男方请媒人问女方名字和出生年月日)),用此来安抚袁谭,然后率军回去。
10.
(1)答:“望”写的是乌孙使臣朝罢西归,回头眺望京城的动作(1分),表达了使臣恋恋不舍的心情(1分),表现出各民族之间友好关系,情深义重(1分)。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语言的鉴赏能力。
(2)多数边塞诗表现的主题是:报效祖国(或建功立业、怨战思乡、反映边塞征战之苦)。(2分)而此诗的主题是:讴歌民族和解(或热爱和平),(2分)因此显得与众不同。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鉴赏评价能力。
11.(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2)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3)洗盏更酌            杯盘狼藉
(4)波心荡              冷月无声
6分。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则该空不给分。多选只按前3题给分。
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12.BD。解析:A错。错误概括原意,原意为:了解研究西方文化,大胆地吸收西方文化的文明成果。C错。范围缩小。原意是西方人认为“主动帮助别人”这种做法会令所有人都觉得难堪。E错。原文讲“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只是一种看法,而选项中却当作一个事实来表述。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13.B。解析:根据是儒家强调长幼尊卑的等级秩序。A错。“保证未来的领先地位” 将可能性说成必然性了。C错。这些观念都属“体知”。D错。强加因果,君子行义属道德范畴,人权观念属法制范畴,不形成因果关系。
本题考查分析综合的能力。
14.(1)“竞”、“争”会破坏儒家“长幼尊卑”的等级秩序;
(2)会与道家“无为、不争”的主张发生冲突;
(3)会威胁到皇权;
(4)会淡化社会群体意识;
(5)会影响无私奉献精神的确立;
(6)会影响关怀他人的美德的推广。
(1点1分,任答4点得满分)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15.(1)陈家顺卧底打工搜集用工资料,认真研究,经过理性分析后,为农民工提供了有价值的用工信息,这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
(2)陈家顺到企业打工,为农民工提供信息并依法保护他们的权益,这是中国文化中“无私奉献”和“给人关怀”的美德的体现。
(3)陈家顺走出办公室,亲自到工厂卧底打工是工作方法的创新,符合西方文化里创新发展的观念。
(4)陈家顺面对荣誉时,淡然处之,说明他具有中国文化“谦虚谨慎”的品质。
(5)陈家顺努力依法保护农民工的权益,符合中国文化中重义,西方文化重法的行为规范。
解析:每点2分,任答2点,可得满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结合原文,言之成理,即可酌情得分。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16.(1)面对镇长威胁,牙医有所戒备的心理;(2分)
(2)想到镇长的残暴,牙医愈加愤怒,准备反抗;(2分)
解析:划线句子是关于牙医的动作描写的,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牙医的心理状态。牙医对镇长是不满的,所以开始拒绝接诊,在面对镇长威胁时,牙医不得不拉出放着驳壳枪的抽屉,产生戒备心理;“一只手按着抽屉沿儿”说明牙医已经愤怒了,时刻准备着反抗。
情节交代1分,心理状态1分。
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17.【答案】紧张。(2分)
(1)牙医儿子反常的叫声惊动了正在做事的牙医,气氛开始紧张起来。
(2)镇长威胁如果不给他拔牙,就用枪打死牙医,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3)镇长出现,牙医准备自卫,冲突一触即发,气氛变得更加紧张;
(4)牙医拔牙时,镇长紧盯着牙医,担心牙医加害自己,气氛非常紧张;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