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梅州二模语文试题答案(4)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05-16 08:35:16 整理:一品高考网

A.李白轻功卓绝,关云长拔剑自刎,宋江与李逵存在同性恋关系,这些想象是乏味的,是在践踏已有的历史解释。
B.文中第四段中列举杜甫、巴尔扎克、恩格斯等人的事例及言论,意在表明历史对于文学的重要作用。
C.历史的叙事有不露声色的政治倾向特点,因此孔子写成《春秋》之后,一些乱臣贼子很是担惊受怕。
D.有些鸿篇巨制的文学作品,比如《红楼梦》、《战争与和平》等,人们可从中看出包容万象的历史全景。
【答案】D(人们读到的只能是“一个个人物的曲折命运”,而不是“包罗万象的历史全景”。)
14.划线句子“这并不是文学与历史相互分离的证明”这句中的“这”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认为的依据是什么?(4分)
答:
【答案】“这”指的是现今,历史学与文学的分工日益清晰的情况。(2分)因为“历史”始终是文学围绕的一个中心词,“历史”的理解、再现时常成为鉴别文学价值的内在尺度。(2分)

15. 历史学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文学是另一种。那么,它们是怎样表现历史的呢?请从内容和方法两个方面回答。(4分)
答: 

【答案】(1)内容:历史学的记载、叙述以及形形色色的褒贬时常与涉及江山社稷的大是大非联系起来,具有不露声色的政治倾向。文学表现的是各种具体的人生故事,普通大众的悲欢离合。
(2)方法:历史学表现历史时,是精确地提供某一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数据或者翔实陈述一个历史事件,文学则是通过想象塑造人物、虚构情节故事来表现历史。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朋友。你在哪儿
刘建超
    贾兴一听到我的名字,就如一辆笨重的坦克向我扑来。
    “老刘啊,你好啊!久闻大名,心仪已久,一见如故啊,老朋友。”
    我被他粗壮的双臂箍得紧紧的,他那生猛海鲜般的胡茬子脸还贴在了我的腮帮子上。四十好几了,我还从没有跟个大老爷们儿如此亲密过,从后背到屁股根儿都觉得发麻,身上起鸡皮疙瘩。
    贾兴对招呼签到的人说:“把我们俩安排到一个屋.我们痛痛快快聊聊。”
    贾兴也写小说,有几次,我和他的小说发在同一期杂志上。这次应邀来参加笔会也是因为我俩又在《烂漫》杂志上同时发表了中篇小说。 
    三天的笔会,我几乎被贾兴给承包了。在会上,贾兴逢人就说,我和老刘是老朋友了,连我老婆和儿子都知道他,我们俩的作品常在一起发,缘分啊。笔会结束后,贾兴意犹未尽,跟着我又到了洛阳。我陪他游了龙门、白马寺,吃了洛阳水席、浆面条。分别时,他眼圈发红,说我够朋友。他那胡茬子脸就又让我起了回鸡皮疙瘩,真受不了。贾兴说:“朋友,有机会到我那里去啊,我请你品尝大龙虾。”火车开动了,他还探出头可着嗓门儿喊:“你一定来啊,不然我可跟你急!”
    其实,笔会上热热闹闹嘻嘻哈哈,过后新鲜劲儿也就风吹云散,谁也不会把几天笔会上承诺的事太当真。贾兴可不这样,每个月都要给我打一次电话,正经不正经地东拉西扯一番,挂线时总要强调一句:“朋友,有机会来玩啊。”我也打着哈哈说,一定一定。
    事有凑巧,半年之后,单位还真把我派到贾兴所在的城市办事。公事很快就办利索,剩下的时间就是游山玩水。原本不打算跟贾兴联系,自己转转省事还自在。可是来了一趟滨海,如果不同贾兴见一见,日后他知道了肯定会不高兴。我便拨通了贾兴的手机,电话里传出
贾兴咋咋呼呼的声音:“喂,朋友,你想起给我打电话了。喂,朋友,你在哪儿?”
    我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什么什么?你来滨海市了?”
    我说,是呀,来品尝你的大龙虾啊。
    电话里的贾兴迟疑了一下:“咳,朋友,太不巧了,我刚好出差在外地。你在滨海能待几天?”
    我说,两天,星期二就得回去,票都订好了。
    贾兴嗓门儿又高了:“不行,朋友!你等到星期三,我星期三无论如何赶回去,咱哥儿俩得喝一杯。”
    我说,你别管我了,忙活你自己的事吧,有机会我再来。
    我又给滨海一家报社的朋友打电话,这位朋友听我说贾兴出差了,说,不可能啊,上午还见他来报社送稿子呢。
    贾兴每天上午和下午都要来电话,问我都去哪儿玩了,吃什么好东西了,并热情地给我推荐游玩的地点,还说去了之后呢就找谁谁谁,就说你是我贾兴的朋友,他们不敢不给面子的。
星期二上午,我正躺在宾馆房间的床上看新闻。
贾兴又来电话:“喂,朋友,你在哪儿?”
    我忽然就坏坏地说,贾兴啊,我已经在回洛阳的火车上了。
    电话里的贾兴急了:“喂,老刘,你不够意思嘛,说好了你等到星期三啊,我就怕你着急,事没办完就提前赶回来了,刚刚下飞机,正在回城的路上。中午的饭我都订好了,海天大酒楼噢。老板是我哥们儿,专程给搞的新鲜的龙虾啊。你这不是害我嘛。”
    我说,哈哈,我和你开玩笑呢。没见你,我怎么能走啊。我就在迎宾馆328房间等你呢。
    电话里的贾兴声调又低了:“啊?啊,那好那好。一个小时之后,我们不见不散啊。”
    我忽然觉得自己挺没意思,干吗嘛,两人一见面反而会失去更多的东西。
    我打车直接去了车站。北上的列车缓缓启动了,我的手机又响了。
    电话里的贾兴真的急了:“喂,我就在迎宾馆门口。朋友,你在哪儿?”

16.小说倒数第三段“我”觉得“两人一见面反而会失去更多的东西”,到底会失去什么东西?(4分)
答:
【答案】三天笔会期间贾兴的热情和他每月一次的电话使“我”一直认为他是一个重情重义、热情好客的朋友,但是当“我”真的到了滨海之后,贾兴却一再地欺骗“我”,理想中真诚的朋友变成了现实中虚情假意的“贾兴”,“我”感到很失落。(2分)失去的是真诚、情义和友情等。(2分)

17.小说贾兴说了三次“朋友,你在哪儿”,试分析这三句话的作用。(5分)
答: 
【答案】这三句“朋友,你在哪儿”有促进情节发展和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2分)
第一句引出贾兴知道“我”到滨海后编谎话欺骗“我”的情节,“我”初步认清贾兴的面目;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