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答案(6)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10-16 07:08:53 整理:一品高考网

10.(1)一个安贫乐道、孜孜以学(勤奋读书)的清苦诗人形象。(每个关键词1分)
(2)“白发”对“青灯”,“无情”对“有味”,“老境”对“儿时”,形式上对仗工整,对比鲜明;(2分)“侵”字点出岁月无情,而头有“白发”逼近“老境”的人,对着“青灯”夜读,唤起的却是儿时读书的记忆,“有味”二字体现诗人一生以读书为乐的情趣。(2分)
11.(1)江流婉转绕芳甸       汀上白沙看不见
(2)开琼筵以坐花         飞羽觞而醉月
(3)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
(4)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
12.DE(A.没有群体的利益就不可能有个体的利益,过于绝对。B.文中用“砖瓦们要求从房屋退回泥土”的类比,是为了说明没有了道德的约束,人类很容易退回动物的利己本能。C.原文“这一切其实不值得大惊小怪”的前面,写道“如果利己成为唯一兴奋点,如果‘利益最大化’无所限制”,作者在这里是抨击利己主义的极端膨胀,用利益去衡量一切,让大家陷入道德泥沼。)
[5分。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3.C(A.只有克服了利己性,社会才可能避免出现一次次的价值迷茫,过于绝对。B.过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理性主义的弊端,理性主义不能解决冲突。D.过于绝对。)
14. ①一个呆子太少的时代,指的是在当今社会,不擅逐利(1分)探求真理最高端而又最基础的某些前沿(1分)的人太少了。②一个术盛而道衰的时代,指的是在当今社会,追求“有用”(“有利”)小真理的常人很多(1分),追求“无用”(“无利”)大真理的高士太少。(1分)[4分。答对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15.①道德的意义,尽力阻止人类退回动物的利己本能,形成一种精神自净装置,一种社会凝结机能,以图保护整体的利益。(文中第二段) ②道德具有约束的力量,让人们找到一种精神的底线,来超越不同的利益,给这个易爆的世界降温。(文中第三段) ③促进文明发育的动力提升,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   [4分。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
16.童年时的胡同,人们祥快乐祥和,充满了人情味的。少年时的胡同,人们生活充满了动荡,人和人之间互相猜疑。十几年之后的胡同,人们生活恢复了平静,但却在心里留下了不可愈合的创伤。(4分。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 
 
17.(1)暗示当时处于“文革”的动荡岁月中,交待社会环境。(2)和上文所说以前门扇上镌刻着“总集福荫,备致嘉祥”之类的对联构成对比,反映胡同中两种不同的生活面貌,表现“文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冲击。(5分。第一点2分;第二点3分) 
18.(1)过去宁静、祥和的胡同生活,只存在于作者的回忆和想象中,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向往。(2)“文革”使崔先生失去了相敬如宾的太太,崔先生总是在胡同中幻想着听见了崔太太对他的呼唤。这个想象揭示了文革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灵创伤。
(6分。每点3分。可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9.①广大复旦学生坚持不懈地反映自己的合理诉求。②校长及学校各部门重视学生在网络上的诉求,积极回应,认真解决。③学生和校方充分借助了网络的话语表达方式,促成了彼此的沟通与理解。[4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4分。]
20.①运用了对比和反复(排比)的修辞手法,②使表达更诙谐有趣,增强语言的生动性,③也表达了复旦学生要求安装空调的强烈愿望。[5分。“对比”“反复”各1分,答“对比”“排比”亦算对;“诙谐有趣”1分,“要求安装空调”1分,“强烈愿望”1分。]
21.①报道复旦学生是如何运用网络表达自己的诉求,最终打赢“空调战”这一新闻。②反映“90后”大学生的时代风貌。③赞扬复旦校方能与时俱进、运用先进的对话方式与学生加强沟通的思想与做法。④对网络这种多方共赢的话语表达方式给予肯定。
[6分。答对其中一点得2分,答对其中三点得6分。]
22. (1)①标识由汉字“文”、龙、长城等元素构成。(1分)
 ②标识整体为草书的“文”字,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表达了提高公民文明素质的涵义;(1分)龙的形象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表明动员全民参与,积极投入到提升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中;(1分)长城的造型,代表了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表达通过“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实施,达到保护旅游资源,增强公民文明意识,弘扬礼仪之邦文明形象的目的。(1分)
  (2)①倡导文明旅游共建和谐社会; ②提升公民素质倡导文明旅游。(任选一即可)(2分)
23.(1)哲学家说:第一个人虽然死了,却还活着;第三个人虽然活着,但已死了。(3分)
(2)佛学家说:放手即是得到。第一个人放开了绳子,生命得到了升华;第三个人抓住了绳子,生命却最终堕落。(3分)
 
24. 审题提示:乔布斯强调“不要为别人而活”,说的是我们要“做自己”,坚持自我,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个性,学会独立思考,不能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能让别人左右自己,侧重于人的自我价值。爱因斯坦强调“为别人而活”,说的是做事的目的是不能利己的,要着眼于社会和他人,要有奉献精神,侧重于人的社会价值。“不要为别人而活”与“为别人而活”看似矛盾,相互对立,实则都有道理,无对错是非之分,有很强的互补性,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行文时,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话立意,也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这样就既全面又合理。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