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答案(2)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11-08 10:31:44 整理:一品高考网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
12.“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材料表明(  )
   A.地主阶级洋务派积极创办民用工业         B.清政府大力发展近代工业
   C.近代民族资本家大力发展机器工业         D.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3.《左传》记载晋国大夫赵简子曾于公元前493年作战时宣誓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反映出当时
A.分封制遭到破坏              B.分封等级秩序变动
C.县的面积比郡大              D.郡县行政组织出现
14.据《逸周书·大聚解》记载:“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下列和材料中反映的思想不一致的是
A.“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
D.“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15. 汉代刘向《说苑》:“晋平公使叔向聘吴,吴人饰舟送之,左百人,右百人,有绣衣而豹裘者,有锦衣而狐裘者,归以告平公。平公曰:吴其亡乎。” 从史料研究的角度看,对这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揭示了吴国灭亡的原因                   B.反映了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关系
C.材料不可信,吴人不可能衣豹裘、狐裘     D.有助于研究古代江南地区纺织业的发展情况
16. 董仲舒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以上言论表明董仲舒主张
   A.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         B.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
   C.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         D.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
17. 据记载:从1900年至1911年,广州市先后出现了水泥厂、针织厂、火柴厂、造纸厂、自来水厂、电力公司、机器厂等20个工业门类的工厂共33家,其中有不少还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鼻祖”。当时广州市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实业救国”思潮方兴未艾              B.相对有利的国际和国内形势    
C.广州是外资输入的主要地区            D.政治革命推动生产关系变革
18.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19.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到“像今天我们常说的‘国家’‘社会’等等,原非传统观念中所有,而是海通以后新输入的观念。旧用‘国家’两字,并不代表今天这涵义,大致是指朝廷或皇室而说。自从感受国际侵略,又得新观念之输入,中国人颇觉悟国民与国家之关系及其责任。”材料表明
    A.在传统观念中已形成了民族国家的概念
    B.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国民的基本责任
    C.维护国家利益是国民应尽的责任
    D.旧用“国家”并非是指朝廷或皇室
20. 1953年3月16日,发布《关于春耕生产给各级党委的指示》,3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领导农业生产的关键所在》的社论,这些文件指出领导农业生产要从小农经济现状出发,生产关系的改变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否则,生产会受到损失。这说明中共中央认识到
 
    A.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要保护个体农民利益
    B.农业生产要走合作化道路
    C.只有以小农经济为主体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D.以钢为纲,全面跃进已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
21.近代驻英公使郭嵩焘《使西纪程》写道:“三代有道之圣人,非西洋所能及也。即我朝圣祖之仁圣,求之西洋一千八百七十八年中,无有能庶几者。圣人以一身为天下任劳,而西洋以公之臣庶。一生之圣德不能常也,文、武、成、康,四圣相承,不及百年,而臣庶之推衍无穷,愈久而人文愈盛。”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靠圣人治国不能代代常有                  B.西方靠“民众自治”可以长久
C.中国“三代之政”不如西方民主政治        D.否定清朝的政治制度
22.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 农民纷纷放弃农业而去经商                B. 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
C. 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        D. 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
23.《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
A.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                      B.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