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一中201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6-09-23 15:50:30 整理:一品高考网

之。仁宗不豫,籍尝密疏,请择宗室之贤者为皇子,其言甚切。徙定州,召还京师,上章告老,寻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薨,年七十六。时仁宗不豫,废朝、临奠皆不果,第遣使吊赙其家。赠司空,加侍中,谥庄敏。 (节选自《宋史·庞籍传》)
 
4.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 )(3 分)
A.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B.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C.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D.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5  .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判官”,古代设置的一种属官,宋代于各州府沿置,选派京官充任称签书判官厅公事。
B.“不豫”是指不事先预备。例如 《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D.“致仕”,指的是古代官员正常退休,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庞籍不畏权贵。庞新升任开封府判官时,力阻章惠太后垂帘听政,烧掉垂帘礼仪制度,面对后宫干政,要求杖打内侍,拒绝听从命令。
 
B.庞籍长于吏事。仁宗执政初期,庞挤劝谏仁宗使用人才应当辨明奸邪和正直,防止朋党,提拔亲近大臣,要听取众大臣的意见,不要只听信于执政大臣。
 
C.庞籍治军有方。庞籍为解决数万士兵军月物资问题,招募百姓就地耕种,以供军粮,戍兵纪律严明,虽分散驻扎在城中,却无一人犯法违禁。
 
D.庞籍足智多谋。庞籍识破了元昊的外交手段,断定李文贵带野利旺荣的书信是投诚欺骗,并在青涧城驻扎军队,抵挡敌人大举进犯。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0 分)(l)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列这首宋词,完成 8-9
 
鹧鸪天①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辛弃疾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②。
 
【注】 ①辛弃疾作此词时被罢官而闲居在江西上饶,年仅 42 岁。②外家: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8.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词作,请结合具体句子谈谈词人在上阕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5 分)
9.这首词在写法上很有特色,词人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 1 )《 论 语 》 中 , 孔 子 指 出 学 习 与 思 考 必 须 紧 密 结 合 的 句 子是: , 。
( 2 )《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 , 。
( 3 ) 苏 轼 在 《 赤 壁 赋 》 中 慨 叹 “ 人 生 短 促 , 人 很 渺 小 ” 的 句 子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9 分)侯宝林:一个极其严肃的人
 
薛宝琨我第一次和侯先生见面时,他既热情又略带矜持地告示我两句话:一是“曲艺是个
 
金饭碗,你一辈子也吃不完”,一是“别看你是北大高材生,搞这行还得从头学起”。
 
从此我谨遵师教,不仅越发仰视他,而且越发仰视曲艺和相声。
 
日前一家电视台要我提供侯宝林笑话,他们拟创办一“逗你玩”栏目,要求从头到尾笑声迭起。我哑然,在我的印象里,除去舞台上侯宝林那幽默智慧的喜剧形象而外,在任何一个群落里他从不“耍活宝”,也不“逗你玩”,他的精神和灵魂世界不仅是严肃的甚而是伤感的。他在学艺时绝少说熊话或贱话——在他打钱的钱板子上是从来没有
“您就当我是逗您一笑的欢喜虫”,以及猫儿狗儿之类自侮的语言。
 
1940 年他在天津走红,不是凭着丑化自我,而是靠他传神动听的说唱、清新洗洁的
 
语言、略带儒雅的风度而在白天一场《空城计》夜晚一场《改行》的当天一炮打响。是他坚定了相声在剧场与其他曲种同论并列的地位,并由“倒二”递升至“大轴”。于是
 
 
高三语文试题 3 / 8 高三语文试题 4 / 8


他第一个蓄起了分头穿上了西装,在街上碰见同行,这位朋友不屑地说:“嗬!说相声
 
的穿西装——人啦。"侯宝林立即抗争说:“人啦怎么着,说相声的就不是人吗?”
 
“他的相声文明”,这是侯宝林在天津一待五年的赫赫战绩,也是天津观众对他最
 
贴切的评价。相声一直都以“说逗”为主,“学唱”则从侯宝林开始,或是以他为代表,便不再是一种手段,而是与说逗融合在一起更具表现力也更加美致的时代艺术了。悲剧的内容,喜剧的形式,这是社会和时代为他提供也是侯宝林为自己找到的有力武器,于是他把严肃的感情和轻松的形式结合在了一起。侯宝林“文明”的另一表现就是舞台风度“派头”,在台上不卑琐油滑、不贫里贫气,他的自尊和自信、平稳和谦和、轻松和亲切给了他一生无休无止的“人缘”。建国后,时代赋予了他展示才华的天机。侯宝林的名字几乎成为中国相声的符号,他使相声这门艺术不仅老少咸宜,并且走出国门享誉国际。
 
但是,就在他从干校归来“还原为人”不久——1979 年 7 月,侯宝林“正式宣布退出舞台,专门从事相声研究工作”了。他的这一决定立即引起社会反响,他不是说过“一
 
个演员设若脱离了舞台,他就等于失去了生命从而成为行尸走肉了吗”?
 
侯先生说,他艺术的高峰时期已经过了。他不愿像有的戏曲大师那样为了证明自己的个人魅力,把一个残缺不全老态龙钟的形象留给观众。他说他如今的心力体力都不比从前。他不愿意凭着名声让观众可怜他。虽然在录像里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他的神采飞扬,但他告诉我,那已经是勉为其难了。他对我说:“不知怎的就是高兴不起来。"我当
 
时认为,或许是他老了——他已然六十开外了。在这之前或而后,他总是向我提及《牛虻》,“那位主人公痛苦着身心还要充当马戏团小丑逗人们发笑,这是怎样残酷和无法忍受的践踏及扭曲!”我们同时都沉默着,我联想他当时或许就是被这种情思折磨吧。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