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2)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发布时间:2014-11-26 19:52:57 整理:一品高考网

17. 罗马人认为一个民族无论去何处,总携带它自己的法律,因此设立专门的法庭审理涉及外国人的案件。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使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万国法包括了其他民族的所有法律         B.万国法仅包括能普遍使用的法律原则
C.万国法适用于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         D.在罗马犯罪的外邦人用本邦法律审判  
18.一位宗教领袖论教堂:“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 就是上帝的所在、他的家。即便是金碧辉煌的教堂,祂(上帝的代称)如不在那里说话,就说明祂不住那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1. A.要简化宗教仪式                     B.信仰即可得救     
C.否定教会的权力                     D.上帝无处不在
19.钱承旦说:“‘光荣革命’建立起一个以议会为工具进行统治的多元寡头政府制度,操纵这个政权的是一二百个贵族,他们是乡绅地主和大商人集团的联盟。”以上材料说明:
A.光荣革命并没有带社会的巨变 B.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超过了王权
C.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寡头政治 D.光荣革命使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20. 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内外政局的平稳                        B.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一步确立
C.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21.到了1971年上半年,美国的过度支出导致了它只剩下了11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这时的欧洲已经积累了500亿美元的黄金。结果这一年里外国人一片惶恐,纷纷涌入银行将美元兑换成黄金。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B.美国的黄金支出大大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复苏
C.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力能够继续支持无条件的黄金兑换
D.美元与黄金挂钩不利于战后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
22.一名俄罗斯学者曾提出“在过去长达10年的时间里,人类已经从两个国家集团的对抗转向另一种对抗——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和其它所有人的对抗。而且,越是在经济和文化发展上离美国越远的社会,这种对抗越是尖锐。”这一言论:
A.指出美国单极主义战略造成世界动荡
B.错误的将当今世界局势归纳为两极对抗 
C.最有可能发表于二十一世纪初期
D.忽视了美国与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
23.美国学者扎卡里亚曾指出,过去500年内,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三次权力转移:第一次转移是15世纪西欧的崛起,第二次是美国的崛起,第三次是当下正发生的“他者的崛起”。关于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次转移缩小了东西方文明的差距
B.第二次转移发生于18世纪
C.第三次转移导致了恐怖主义等严重社会问题
D.第三次转移促进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24.“总之(画家关注的)不是建筑物本身,而是光线所演绎出的“悲喜剧”……“画出了生命在光线变幻的时时刻刻所呈现出的永恒美”。与上述评价最符合的绘画作品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 
 C.《向日葵》      D.《镜子前的少女》

二、非选择题(共3题,25题20分,26题14分,27题16分,共52分)

材料二洪亮吉(1746—1809)的人口思想主要体现在《治平篇》和《生计篇》中,他提出古代人生活的“饥寒界线”。 中国传统社会中,儒生将维护宗族宗法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作为人生最重要的职责,对“治生”等经济活动鄙夷不屑,消极无为。洪亮吉却能以人口增殖的角度给一个家庭算经济账,进而推及整个社会,看到了盛世下潜在的人口危机。中华传统生育文化的特点只是看到了其中人是生产者的一方面,洪亮吉却看到人是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的两面性,两者是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关系。洪亮吉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办法一是天地调剂之法“曰天地有法乎?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但他同时指出“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此方法作用有限。二是君相调剂之法“曰君相有法乎? 曰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禁其浮靡,抑其兼并。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如是而已,是以君相调剂之法也。”
——摘编自姜雪娥《浅谈洪亮吉的人口思想》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早期全球化市场与中国人口增长的联系并分析其成因。(15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洪亮吉解决人口问题的主要观点并简析其人口思想的影响。(10分)
26.(12分)“中体西用”后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7.(1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了明代,土司制度日臻完备。明代将土官一律纳入国家统一的官制,而且将土、流截然分开,自成体系,界限十分清楚。有明一代,宣慰、宣抚、安抚、招讨、长官及蛮夷长官等司,纯属土职,是土司的专有名称。土司有文职和武职之分,文职属吏部验封司,武职属兵部武选司。隶验封司者布政司领之,隶武选司者都指挥使领之。土司官品共十四级,自从三品至从九品,皆按其名号为分等级。宣慰司宣慰使从三品,宣抚司宣抚使从四品……从官品上看,土府、州、县等官与同级流官品级无异。宣慰使略低于布政使(从二品)而与布政司左、右参政(从三品)相当。土司承袭之权握于中央,没有朝命不得承袭。明代特别重视对土司子弟的教化,并把入学 读书习礼作为土司替袭的必由之路,借以“变夷俗之陋,杜争夺之”。明代以前,朝廷在经济上对土官的要求不严,或有贡无赋,或虽有贡赋而无定额。明代进了一步,每置一土司,皆定其赋税。土司平时必须“附辑诸蛮,谨守疆土”,防止境内发生骚乱、暴动及盗贼之事,维持地方治安,此即所谓“保境安民”。战时,土司必须听从征调,由朝廷任命的将帅统一调度指挥,配合有关军事行动。
                                  ——史继忠:《略论土司制度的演变》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