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襄阳一调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7)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5-01-18 11:02:26 整理:一品高考网

(2)①矛盾具有特殊性。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考虑中亚特殊的地缘政治状况,以及各国不同的政治环境,制定合理目标。(4分)②联系是普遍的也是客观的,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其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坚持联系的观点,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统筹规划战略目标,优化组合,综合各个方面,制订各类细致的工作计划。(4分)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实现质的飞跃。(4分)
(3)加强沟通,互利互惠;共建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等。(4分)
(只要围绕丝绸之路,且有利于建立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的建议均可,既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哲学角度提出合理建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建议,不必局限于教材。)

2015年1月襄阳市高三调研统一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A D C B D D C A C D A A
二、非选择题:第40题25分,第41题12分,第45、46、47、48题任选一题15分,共52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紧扣题意,条理清楚。
40.(25分)参考答案:
(1)内涵:除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之外的本邦成年男子(2分)
原因:公民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希腊公民珍视自由,不屈从权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希腊公民积极参与城邦事务,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民主政治极盛的雅典公民享有充分、平等的参政权(答案合理即可给分)(4分)
(2)特点:数量和范围有所拓展;公民不是等级特权地位的标志,而是平等关系的体现;公民的权利和关系以法律为基础; 建立在社会契约和主权在民等原则之上。(3分)
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和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文艺复兴人性的解放和启蒙运动政治启蒙;启蒙思想家的理论创建(4分)
(3)变化:由单纯强调公民的国家意识、民权意识、责任意识到追求人的独立、自主、自由,更加重视人的个体权利,强调天赋人权。(3分)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辛亥革命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人心;西方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的反思与批判,人们的权力意识进一步觉醒(4分)
(4)近代公民观念的萌生与发展对西方和中国的近代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近代,随着启蒙思想者与民主主义者的宣传和革命形势的发展,公民观念成为推动中国社会民主化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促使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意识的转变;对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推动近代中国的法制化建设和民族国家建设;有利于形成人与人之间权责明确的平等的社会关系,促进了中华民族摆脱外来奴役,走上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道路。(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学生只要结合中国近代或西方近代的史实分析公民观念对近代化的推动作用即可给分)
41.(12分) 要求:能够明确日本教科书关于中日战争的做法和企图,并结合战争的原因、目的来分析战争责任,调理清晰,史论结合即可给分。
答案:日本教科书中的记述都是掩盖真实历史的做法,其真实目的就是为日本军国主义开脱战争责任,将战争责任推给中国。(3分)
甲午中日战争起因是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走向资本主义道路,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的发展缺少市场和资金;国内本身就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之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尖锐;明治维新后制定了以侵华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早有预谋。抗日战争主要原因是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以及实现其蓄谋已久的侵略野心而发动。(7分)
因此从两次侵华战争的原因和目的来看,战争责任应该由日本来承担。(2分)
45.(15分)答案:⑴态度一:支持变法。他们认识到变法是挽救民族危机的重要手段。态度二:反对变法。废除八股取士危害到他们的个人前途和利益。(7分)
⑵特点:上书人员有官员和举人;上书时间长,次数多;有组织,但没有统一的领导人。(6分)
地位: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或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2分)
46.(15分)答案:(1)变化:从君主立宪制到共和制(2分)
依据:前者规定立法权委托给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分2)后者规定政府执政由选举产生并实行任期制(2分)
(2)认识:政体及政权更换频繁(2分)推动政体及政权更替的主要手段是革命和立法(2分)政权及政体的变动是大革命以来专制与民主力量角逐、妥协的结果(3分)政权及政体的频繁更替体现了法国民主进程的曲折性、艰巨性和复杂性(2分)
47.(15分)答案:(1)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盛行;德、奥同属德意志民族;奥、俄在巴尔干的激烈争夺。(6分)
(2)一战前夕,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盛行,在这一思潮影响下,欧洲列强形成两大军事集团;(3分)
民族主义思潮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火药桶”;(3分)
奥匈帝国对巴尔干的扩张激怒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导致了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一战的导火线。(3分)
48.(15分)答案:(1)背景: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占领山东;一战结束,德国战败;中国因对德宣战成为战胜国;巴黎和会召开;日本要求和会同意将德国在山东的主权转让给日本。(10 分)
(2)评价:坚持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正义立场;不畏强权,捍卫民族尊严,顺应民心,应充分予以肯定。(5 分)

下载完整版本试题及答案
  2015襄阳一调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