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武汉二月调考文综试题及答案(5)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5-03-09 08:06:17 整理:一品高考网

    材料二  广泛的民间结社可以是政党、工会、合作社和各类联盟。的确,在1871年之后,欧洲各国政府越来越难以否认公民们有权建立或参加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社团。
    ——摘自【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欧洲民主史》
(l)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2)材料二反映出19世纪后期的欧洲出现了怎样的政治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影响。(7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国与国之并立而有交际;人与人之相处而有要约,法政所由立也,中国惟不讲此学,故外之不能与国争存,内之不能使吾民得所。夫政法者,定国之本也。……故今日之计,莫急于改宪法。必尽取其国律、民律、商律、刑律等书而广译之.
    ——梁启超《变法通议》
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流弊,便要采取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连成一个很好的完璧,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
    ——孙文《国父全书·民权主义》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梁启超和孙中山法治思想的异同。(10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五权分立思想能否贯彻实施,并加以简要说明。(5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9年3月14日夜间德国占领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这一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正开始,其正式开始则是同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1939年3月标志着一个历史转折点,研究国际事务者从这个转折点环顾四周,是会得到教益的。但如仅限于此,既不瞻前,又不顾后,则纵然有此有利的立足点,也仍然会产生错觉。因为,从较长远的前景来看,选定任何一个标志着战争爆发的准确日期这样方便的做法似乎是必要的,但却会人为地歪曲历史真相,实际上,世界是逐步地滑进第二次大战的,这一可悲的过程绵延了足足十年以上。这个终于蔓延到整个世界的慢性折磨过程,实际上开始于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满洲的战争行为,而于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珍珠港才达到顶点;因为,这场战争截至这一天止,当时的七大强国虽已有六个成为交战国,但在美利坚合众国也被卷入之前,还没有成为一场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大战。
    ——摘自阿诺德·托因比《1939年3月的世界》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1939年3月德国占领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世界是如何“逐步地滑进第二次大战的”。(9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建国初期,受到苏联影响,妇女争当“英雄母亲”,1953年人口普查全国有6亿多人。1956年周恩来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中提出,要在“生育方面要加以适当节制”,通过调查研究1957年经济学家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指出,国民收入被人口吃掉了一大部分,只剩下小部分用于积累,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受到影响,反对多子多福的思想,主张两个(孩子)有奖,三个(孩子)有税,不让人口增殖拖科研的后腿,
    ——摘编自杨建业《马寅初传》
材料二  1958年马寅初被扣上了“经济学界的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北京大学校长和人大常委职务也被一撤到底,1979年光明日报发文认为“实践证明马寅初先生当年他认为国民经济要综合平衡、按比例发展也是正确的”、过去“错批一人,误增三亿”。1980年新《婚姻法》增加了马寅初二十多年前提出的“晚婚晚育”,我国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
    ——摘编自彭华《马寅初全传》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马寅初关于人口问题的主张,指出其提出的背景。(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末和70年代未80年代初对马寅初评
价的变化及其原因。(7分)武汉市2015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选择题: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D B D C B A C A B C D A

非选择题:
40.(25分)
(1)特点:①中国士绅:A、没有政治权力,但享有政治威望;B、与皇权的关系,由共存走向共治,最终沦为皇权的奴役;C、主要在地方、文化传承等方面自发地发挥作用。(4分,任意两点即可)
②英国贵族:A、掌握了一定政治权力;B、成为限制王权的重要力量;C、在中央和地方,在政治和经济、外交等领域发挥主导作用。(4分,任意两点即可)
原因:①中国:君主专制不断发展并达到顶峰;自然经济的发展,始终占主导地位。(4分)
②英国:贵族通过建立和掌握议会、颁布宪法,借助政治权力和法制,及大地限制了王权;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发展,解放了思想。(3分)
(2)中国: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限制皇权、防止暴政的作用;后来,成为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3分)维护了乡村社会的秩序;促进了文化的延续。(2分)
英国:在历史上,曾经促进了英国政治民主化;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4分)后来,束缚了英国现代化,最终走向穷途末路。(1分)


41.(12分)评分参考:
观点:3分。
说明:9分。其中:7——9分,说明充分,史实准确;4——6分,说明欠充分,史实基本准确;0——3分,说明不充分,史实不准确。
示例一:
观点:对中国近代史开端的考查应该放在世界视野下展开。(3分)
说明:1600年前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无论是西欧的探险家、商人、传教士的东来,还是俄罗斯的推进,都对当时的清朝产生了重要影响;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清朝与西方因鸦片等冲突,使得中国的农耕文明与西方的工业文明全面产生关联,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代的发展。(9分)
示例二:
观点: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产物。(3分)
说明:中国社会在1600——1800年期间,手工业的进步,商业活动的繁荣,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使中国社会(家庭、宗族、社会分层、士绅、科举)和思想潮流(清初对明朝心学的反击,清代中国的考证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学东渐、商业活动(如鸦片贸易)、侵略战争等的冲击,在促进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起了重要作用。(9分)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