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第八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2)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10-12 15:59:10 整理:一品高考网

A.总统人选                            B.众议员席位分配
C.大法官人选                          D.参议员席位分配
1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西方人讲政治,一定先讲主权。他们的政治思想很多建立在主权观念上。”这里的“主权观念”是指(  )
A.国家的政治权力                      B.国土管辖的权力
C.民众的自主权力                      D.管理国家的权力
15.巴黎公社建立后,对外发表公报宣称:“巴黎所追求的,是建立共和国获得城市应享有的特权,它衷心希望能为法国的其他城镇做出一个榜样……巴黎只希望拥有自己的自治权,它充分尊重法国其他城镇的平等权利。”由此可以看出,巴黎公社是(  )
A.巴黎工人建立的城市自治政权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合法代表
C.法国各地城市政权的合法代表         D.法国无产阶级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权
16.1895年,恩格斯指出:“……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缺乏产生的经济基础                 B.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C.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D.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7.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18. 近代某条约规定,“1200万为军费赔偿,600万为所销鸦片之赔款,300万为偿还行商拖欠英商之债款”。批准该条约的皇帝是(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咸丰帝            D.光绪帝
19.陈旭麓先生曾说过,“中国不是自己走入中世纪(在西方一般是指封建时代),而是被轰出中世纪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世纪”喻指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
B.中国“被轰出中世纪”的事件是鸦片战争
C.中国走不出中世纪的重要因素是自然经济和专制制度
D.“被轰出中世纪”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0.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英雄们对封建剥削深有切肤之痛,而对资本主义并无多少预见。空想和错误是历史客观条件使然”。下列材料中,最能体现《天朝田亩制度》“空想”性的是(  )
A.每军每家,设一人为伍卒。有警,则首领统之为兵,杀敌捕贼;无事,则首领督之为农,耕田奉尚
B.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
C.凡礼拜日,伍长各率男女到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讲听道理,颂赞祭奠上帝
D.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
21、为实现社会的转型,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作出了不懈探索。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社会转型趋势的是(  )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22.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巨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在此以后”的“此”是指(  )
A.《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             B.《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C.《马关条约》允许外国设厂             D.《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23、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依据应是(  )
A.北洋海军的参战                      B.战争由朝鲜引发
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          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
24.近代学者杜亚泉指出,甲午以后国论一变,啧喷言政法者日众。……且吾更有说焉,设使吾国之士,皆热心于政治之为,在下则疾声狂呼,赤手无所展布,终老而成一不生产之人物;在朝则冲突竞争,至不可终日,果如是,亦毋宁降格以求,潜心实际,熟习技能,各服高等之职业,犹为不败之基础也。他认为(  )
A.政治变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B.发展经济重于革新政治
C.政治改良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D.普及职业教育是救国之本
25.1912年4月孙中山访察武汉后说:“以南皮(注:南皮即张之洞)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这表明当时孙中山已经认识到(    )
A.湖北新军是辛亥革命的第一推手        B.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全民革命 
C.长期社会变革推动了武昌首义          D.部分洋务派官员转向了反清革命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