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江苏省高三三模全真模拟试卷语文试题三

来源:一品高考网 发布时间:2020-06-11 15:51:03 整理:一品高考网

绝密★启用前

2020届江苏省高三三模全真模拟试卷语文试题三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

一、 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语言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发音是      的。而从历史角度看,语言还      着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保留诗词中“诗眼”的读音,能让人在诵读中感悟音韵之美,感受历史的厚重,找到语言      的源头。 

A. 蔚然成风  承载  衣钵相传   B. 蔚然成风  负载  一脉相承

C. 约定俗成  承载  一脉相承   D. 约定俗成  负载  衣钵相传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人的力量变得更加强大,文化的触角变得更加犀利,影响力也变得日益壮大。   ,      ,

   。   ,   ,  ,中华文化在东亚地区以及全球开枝散叶。 

①汲取儒家哲学精髓

②美国等欧美国家也相继开设孔子学院

③诸子百家文化思想作为中华文化经典

④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诞生

⑤中华民族文化精华更加融入人的内心

⑥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等诸多文化大融合

A. ③⑥⑤①④② B. ③⑥⑤④②①

C. ⑤⑥③①④② D. ⑤⑥③④②①

3.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  )

A.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B.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D.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4. 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

思考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提升。然而,走捷径总是更简单。喜欢大而化之,喜欢立竿见影,喜欢流于表面的现象,喜欢一看可知的结论,在这样的“认知取向”之下,对思辨性、专业性强的内容,对复杂的哲理、深刻的思考,反而不再感兴趣。长此以往,思考力在简化中退化,自己的头脑变得空空如也,没了沉潜深流,徒剩一地鸡毛。

A. 与提升思考能力相比,走捷径逃避思考更简单。

B. 人们倾向于在思考时将问题简单化、浅表化,追求快速可得的结论。

C. 长期逃避思考会削弱思考能力,给人带来负面影响。

D. 我们应该积极提升思考能力。

二、 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英  才

·曾国藩

虽有良药,苟不当于病,不逮下品;虽有贤才,苟不适于用,不逮庸流。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嫠牛不可以逮鼠;骐骥不可以守闾。千金之剑,以之析薪,则不如斧。三代之鼎,以之垦田,则不如耜。当其时,当其事,则凡材亦奏神奇之效。否则钅且铻而终无所成。

故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适用也。魏无知论陈平曰:“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当战争之世,苟无益胜负之数,虽盛德亦无所用之。余生平好用忠实者流,今老矣,始知药之多不当与病也。

无兵不足深虑,无饷不足痛哭,独举目斯世,求以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或仅得之,而又屈居卑下,往往抑郁不伸,以挫、以去、以死。而贪饕出缩者,果骧首而上腾,而富贵、而名誉、而老健不死,此其可为浩叹者也。默观天下大局,万难挽回,侍与公之力所能勉者,引用一班正人,培养几个好官,以为种子。

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耳。《淮南子》曰:“功可强成,名可强立。”董子曰:“强勉学问,则闻见博;强勉行道,则德日进。”《中庸》所谓“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即勉励功夫也。今世人皆思见用于世,而乏才用之具。诚能考信于载籍,问途于已经,苦思以求其通,躬行以试其效,勉之又勉,则识可渐通,才亦渐立。才识足以济世,何患世莫己知哉?

(选自曾国藩《挺经》,有删改)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不逮下品           逮:比得上

B. 以之析薪                    析:劈开

C. 侍与公之力所能勉者      侍:侍从

D. 才识足以济世             济:拯救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作者认为,世界上不是没有人才,而是要知人善任,将人才用到最合适的位置,发挥他的长处。

B. 作者一生喜用品格忠厚者,到老年时才体会到高深的德行有时也会无处运用。

C. 作者对当时人才无法被任用、恶官享尽富贵的现象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主张以自己的力量尽可能培养好官,作为变革的种子力量。

D. 作者引用《淮南子》,意在强调功业、名声都可通过强权手段去获得。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故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适用也。(3分)

(2) 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4分)

(3) 独举目斯世,求以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3分)

8. 根据第四段,概括作者提出的成为英才的途径。(4分)

9. 

三、 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鹧鸪天·和昌父

辛弃疾

万事纷纷一笑中。渊明把菊对秋风。细看爽气今犹在,惟有南山一似翁。

情味好,语言工。三贤高会古来同。谁知止酒停云老,独立斜阳数过鸿。

  注:①作者的朋友赵昌父以淡泊名利、思归山林而闻名。

9. 简要分析上阕选用陶渊明事迹的表达效果。(5分)

10. 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

 

四、 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 生乎吾后,        ,吾从而师之。 (韩愈《师说》) 

(2) 寄蜉蝣于天地,        。 (苏轼《赤壁赋》) 

(3)         ,夕揽洲之宿莽。 (屈原《离骚》) 

(4) 同是天涯沦落人,        。 (白居易《琵琶行》) 

(5) 箫鼓追随春社近,        。 (陆游《游山西村》) 

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