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江苏南京二模,盐城二模历史试题答案(4)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4-04-01 16:39:46 整理:一品高考网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  归纳新民主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毛泽东提出这一理论的主要目的。
    (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阐述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特点。该理论政治制度的特点在创
    立新中国时是如何实践的?(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看,体现了毛泽东怎样的精神?(2分)
南京市、盐城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B   C   D   C   D   A   C
题号   1l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B   C   C   D   B   C   B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小题12分,第22小题15分,23小题各13分,第24、25小题各10分,共计60分。
21.(12分)
(1)原因:商业经济活跃;文化发展,读书群体壮大;科举名额有限,仕途受限。  (任答两点,共2分)
  表现:活跃了市镇、城市经济;提高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快了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商帮)。(3分)
(2)特点:士商合流;营利与追求生活品味相结合;注重文化;关注教育。(4分)
(3)认识:推动江浙一带浓郁的文化氛围形成;类似意大利商人推动文艺复兴的兴起。(2 分)
  影响: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1分)
22.(15分)
(1)特征:与政治脱节(注重考证,逃避现实)。(1分)
    原因:文字狱等文化专制(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前代文化、书籍的积累。(2分)
(2)内容:从注重考据到中国学术和西方思想相结合;从逃避现实到注重经世致用。(2分)
  目的:寻求强国之道。(1分)
(3)特征:晚清思想界逐渐呈现多元(多派并存)、整合的时代趋势。(1分)

时代背景  
(2分) 多元趋势
  (2分)    整合趋势
   (3分)  结论 
(1分)
晚清由于内忧外患,使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改变僵化保守的态度,开始向西方学习。
抵抗派、
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等
 
  将西方学说与中国文化、思想有机结合,如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康有为将西方先进的政治理论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写出《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利用孔子宣扬变法;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结合了西方政治思想和儒家大同学说。 这一系列的思想变革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23.(13分)
(1)观点:苏联扩张侵略引发冷战。(1分)
分析:冷战是美苏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冲突的结果,不应该仅归因为苏联的扩张。(1分)
(2)特征:外交和武力相威胁(或缓和与紧张相交替)。(1分)
   因素:经济全球化需和平、稳定的环境;美苏力量均势(核威胁的影响);国际多极化新力量遏制了战争。(3分)。
 (3)理由:朝鲜半岛分裂,成为大韩民国和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新中国一五计划优先重    工业(一边倒外交);日本经济复兴。(任答两点,共2分)
(4)目标:称霸世界(建立单极世界)。(1分)
    条件:苏联解体,俄罗斯力量受到削弱;美国新经济促进国力增强,成为唯一的超级    大国。(2分)
(5)认识:把握机遇,增强国力;倡导国际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2分)
24.(10分)
(1)变化: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2分)
    目的:加强对农民的控制和管理,维护沙皇政府的利益及统治。(1分)
(2)途径:出售出租土地;兴办实业;金融投资。  (任答1点,共2分)
    影响:推动农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和贵族的资产阶级化。(1分)
(3)观点: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制约了俄国工业化发展。(1分)
    理由:政府剥削,赋税沉重;农民仍存在人身依附导致劳动力和市场资源缺失。(2分)
    影响: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1分)
25.(10分)
(1)背景:民族危机、日本侵华;国民政府调整对内政策。(2分)
    目的:民族独立,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2分)
(2)特点:政权上,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阶级的联合专政;
    经济上,国营经济为主体的各种经济并存发展;
    文化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3分)
    实践:建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1分)
(3)精神:具体国情与革命理论相结合;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精神。(2分)

下载完整版本试题答案
  2014江苏南京二模,盐城二模历史试题答案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