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七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综试题试卷(5)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4-01-11 10:44:35 整理:一品高考网

      ——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材料四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六条  人民得享有各项之自由权: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人民有书信秘密之自由;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人民有信教之自由;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九条  参议院之职权如左:一、议决一切法律案。……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四十九条  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但关于行政诉讼及其他特别诉讼,别以法律定之。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材料五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先秦时期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发生什么变化?(2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此持什么观点? (3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今昔情势不同”的表现。(4分)
(4)根据材料四、五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出两部宪法的基本原则。(4分)
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比,1954年宪法具有哪些进步性?(2分)
4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描述中国在冷战中的“随机应变”时说:“(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在中苏分裂后,它把自己看作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这使它付出了高昂代价,而获利却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虚弱之时,它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然后在80年代当美国军事力量增强。而苏联经济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战争时,它转向与美苏保持等距离。然而,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牌变得毫无价值,中国又一次被迫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它确立了两个目标: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它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评论材料中亨廷顿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政治试题答案
12----15 ACDA 16---19 BBDC 20---23 BBAD
39.(1)依据: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新要求;(2分)是推动“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的客观需要;(2分)是推动贸易转型升级,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2分)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需要。(2分)
  评析:在市场经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简政放权”能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分)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缺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要政府进行适当干预,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2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需要简政放权以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作用,同时也需要政府进行适当干预,更好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可见,该同学的观点是不科学的。(2分)
(2)①系统进行理论学习,并深入基层单位实地调研,做到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分)
②深入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做到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2分)
③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提出司法新对策、新举措,努力做到司法政策建议符合规律、符合国情,既反对了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反对了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3分)
(3)①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分)全会决定全面深化改革并成立领导小组,是进行政治领导的体现。(2分)
②民主集中制是共产党的组织活动原则。(1分)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会作报告和说明并接受审议,是民主执政方式的体现,有利于发展党内民主。(2分)
③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2分)深化改革可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分)

40.(1)①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网络民主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网络作为一种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限制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影响着人们的现代民主生活。(4分)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政治活动的参与者必须掌握网络技术,提升政治生活的智能化和行政决策的效率。(4分)
(2)说明: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决策者通过分析谣言,澄清事实,可以揭示事物真相。(4分)
   态度: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从全面、具体、发展的实际出发;(2分)对网络民主的影响要全面分析,它增加了行政过程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为社会公众参与体制内民主拓宽了渠道创新了形式,但网络谣言可能会误导公众,使政治判断和评价发生偏差;(2分)对网络民主的内容要具体分析,正确甄别,去伪存真;(2分)要正确把握网络民主的发展态势,虽然网络谣言和情绪式民主会产生负面影响,应予以纠正和引导,但网络民主已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鲜符号,更应扶持发展。(2分)

历史部分答案
24-35:CD CACCA DBCBD
41.(21分)
(1)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城市发展;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逐渐扩大;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6分)
(2)革命史观。(2分)  通商口岸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3分)
(3)工业革命;政府政策的引导;外来移民。(3分)
(4)不同:中国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影响较大;英国则主要受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影响。(4分)
  启示:城市化进程受政治、经济活动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建设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作保障。(3分)
42.(19分)
(1)变化:从夏、商、西周时期的“以礼治国”到春秋战国时期“以法治国”。(2分)观点:孔子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已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使社会能够君臣有别,长幼有序。(3分)
(2)特点:皇权高于法律(或法自君出、法律代表君主的意志);儒家思想为法律的基础,礼法并用。(4分)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