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应加点文化厚度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3-31 08:50:28 整理:一品高考网

高中文言文教学应加点文化厚度

李云东

我执教初中,因所在学校是高初中并存的完中,便可到高中部听课,听的最多的文言文就是《烛之武退秦师》和《触龙说赵太后》。现我以《触龙说赵太后》为例,想说点自己对高中文言文教学不成熟的意见,不对之处,望高中教师海涵,毕竟不在其位,所言可能偏颇。

我在听课中,发现授课教师均明确表示“赏析触龙的进谏、劝说艺术”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兖州一中李平老师的教学设计,就把“品读人物语言,揣摩人物心理,赏析触龙进谏的艺术”定为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个教学定位是很准确的,因为我在听课的时候,总是觉得这个“劝谏艺术”确实令人费解——老师或学生总结出来的四字短语似乎是在总结触龙劝谏的手段,姑且不管是艺术,还是手段,我总觉得我们老师还可以再深入点。在这个网络、教辅资料横飞的年代,我们随处可见对“触龙的进谏艺术”的定位分析,所以,我很希望老师能分析的再清楚些,可惜,在很多的课例中,教师对这个内容的分析,个人觉得是草草收场。

授课教师可能觉得自己分析得很清楚了:翻译全文,顺利;人物情感揣摩,到位;对触龙进谏的层次把握,很细致;最后课堂总结,“四字短语”——“欲进先退,消除戒备;理利相济,诱发共鸣;引史为例,水到渠成。”这样的教学,完美,应该不存在学生不理解的问题吧!

从兖州一中李平老师的课例看,学生在总结“触龙劝谏艺术”的时候如是说:第一个就是他迂回前进,层层深入;第二个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思考,尽量尊重、体谅别人;第三个他在说话时注意了拉近距离,注意了自己的口气:怎样才能达到说话效果的最大化!

学生的简述很真实,因为我们从他那层次感不清,逻辑性不是很强的分析中知道了学生应该能理解进谏艺术啦。(如果逻辑感太强,就要小心其身后是否有参考书的影子)如果我们再烧上一把火,举它几个例子,岂不更妙,不必深入,只需浅出,教学效果可能更好。

我引用徐志耀老师的话:“我以为,文言文作为中华文明最主要的载体之一,本身就是具有丰厚的文化性的,我们如果不向学生展示这些内容,就失去了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作用。当然,我们不必在课堂上深究,只需要为学生打开一扇窗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就可以了,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作用。”

徐老师在上课时扩充了一些相关的典故后,学生居然对一些古代文献感兴趣了,来图书室借文言书籍了。

我总觉得学生很可能会把本文的劝谏艺术理解为个例,其实,这种劝谏的艺术性,不是一种个体行为,在很多中国古代士大夫的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文本中有个词很重要,就是“为之计深远”,这是劝谏艺术的核心要素,为谁策划深远呢?不同的场合,对象,不同的目的,就有不同的讲究。所以,要讲劝谏艺术,个人觉得不能局限在这样的个例身上,我们要深入一点,既然是文言文课堂,我们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厚重一些。

我们可以介绍点古代的经典劝谏、劝说故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找准切点,换位思考,层层推理,推心置腹”的劝说艺术。

下面我推荐几个自认为经典的劝谏、劝说的例子。

1、《三国演义》——鲁肃劝孙权

孙权沉吟不语。张昭又曰:“主公不必多疑。如降操,则东吴民安,江南六郡可保矣。”孙权低头不语。

须臾,权起更衣,鲁肃随于权后。权知肃意,乃执肃手而言曰:“卿欲如何?”肃曰:“恰才众人所言,深误将军。众人皆可降曹操,惟将军不可降曹操。”权曰:“何以言之?”肃曰:“如肃等降操,当以肃还乡党,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降操,欲安所归乎?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众人之意,各自为己,不可听也。将军宜早定大计。”


评:推心置腹,换位思考,为之计深远——孙权很犹豫,有侥幸心理,鲁肃一言就惊醒了梦中人,言下之意:“我们投降可保命保官,你怎么办?”(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反感,还可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美名其曰——使文本厚重,增加文化气息,何乐不为呢?)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