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2)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3-31 08:51:13 整理:一品高考网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

本课题的研究的主要方法是以教材为中心,从深度与广度两个方面进行拓展与钻研。这既需要教师在理论在进行探索,也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总结。因此,我把整个研究过程分为调查分析、方法探究和教学实践三个阶段:

①调查分析。

在这一阶段中,我一方面从优秀的教学案例与公开课寻找问题,从如何拓展阅读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两方面寻找可以改进的地方。另一方面,我也在积极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从中找出问题,思考拓展的方向与内容。

我首先在一些优秀的公开课中寻找问题。如在巴金《短文两篇》一课中,开课老师设计极具创意,为学生的思考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非常准确地突出了文本的重点,表现了文章的魅力。我在钦佩之余,也在思考,老师在讲解《月》一文时让学生即兴写作,表现月的寒冷孤独,但作为传统文化意象的月是否只有这一特征呢?教师是否应当在课堂中延伸一下月的其它文化内涵,让课堂的广度更为增加呢?同时两篇文章之间是否还有更加紧密的联系,从中可以挖掘出巴金先生“点亮人们灵魂灯塔”的伟大情怀呢?在《俗世奇人》一课,开课老师非常精彩而细致地解读了文章中的人物描写和情节安排,但却忽视了对“俗世”这一特定的环境与时代背景的解读,教学的广度不够,这使学生对“奇人”产生的原因和由此衍生的奇人文化缺乏了解,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行道树》一课中,开课老师着力训练学生的朗读与造句能力,但却忽略了对关键语句“神圣的事业”“深沉”等关键词的解读,没有点明这些词语的精神内涵,教学的深度不够,同样也留下了遗憾。由此我发现,即使是在精彩的公开课中依然可以发现能够从深度与广度上进行拓展的空间,明确拓展的方向是一个紧迫的问题。

我接下来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发现特别是在一些经典篇目中,我往往忽略了作品背后的文化意象,从而使教学范围变窄,缺乏新意。例如在《过零丁洋》一课中,我以前主要是以分析全诗尾联为中心,再联系文天祥的生平事迹来进行教学。我就发现如此教学并不能表现出文天祥的文人情怀和精神的特殊之处,而且也不能解释全诗中巨大的心理情感变化,也不能体现文天祥所代表的儒家文化精神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深刻影响。而在《桃花源记》一课中,我之前的设计还是反复研读中间三段,使教学无新意,似乎总是在重复前人已实践过无数次的教学设计,而且也无法向学生传达桃源文化的意蕴所在。从中我发现了自己对文本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备课时所用的材料还需要继续拓展。

②方法探究。

如何明确拓展的方向?我一方面从名师的案例与教学理论中寻找答案,一方面深入研读课文,找到拓展的出发点。

从王荣生教授制订的课堂评价体系中我发现了对于拓展方向的启示,在王教授的体系中,核心内容是教学内容必须是“语文”的,必须符合语文的学习目标及学术界的认识,还必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态及他们的需要相一致。我认为“语文的”必须是“文化的”,并且必须体现出民族文化的特色,必须体现出本民族的传统,必须体现出社会一致认同并且大力提倡的精神。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民族的才能真正打动学生,引发他们的共鸣。再看《美国语文》的课本编排,贯穿不同年级的语文教材的主线就是对美国文化的叙述,并以时间为序安排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课文。作为一个只有几百年历史的国家都如此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可见上出“文化味”不仅是中国语文教学的需要,也是世界语文教学的趋势。而程少堂老师的教学案例中,我发现他在《荷花淀》中表现传统的和谐社会的人文思想,在《咏雪》中介绍传统知识分子个性化的精神生活在《子衿》中主要讲解中国传统的传递情感方式的含蓄美。由此我发现拓展教学深度与广度都应当围绕文化的范畴进行,选准每一篇课文的文化元素,明确课文的定位并与课文的特色相结合,由此来拓展阅读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我将这一见解总结为论文《上出语文的“文化味”——简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突出文化元素》。

与此同时,从一些优秀老师的教案和公开课中我也认识到在如何协调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关系这一问题上教师应当尽量抓住重点,适当去除旁枝末叶,以便使其可以充分与拓展内容结合起来。而只有教师在课堂中应当充分利用每一个学生的课外学习成果,加以拓展和提升,从而激发学生的钻研兴趣,才能使整个教学进程得以优化。拓展的内容不仅是教师的工作,也是学生的任务;不仅是教学内容的拓展,也是每个学生积累的提升。同时,我也注意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不同教学内容相互联系的方法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巩固学生的兴趣。例如市著名教师白金老师在上《老王》一课时,用了15分钟时间讲解文革的背景,因为他认为只有了解了背景才能真正了解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王对作者一家情感的重要性。从中我认识到,教学的重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明确学生的能力范围,以此来组织整个教学过程。

通过上述的方法探索,我对如何解决课题研究的方法策略有了一些把握,就进入了实践探索的阶段。

③教学实践。

在这一阶段中,我首先对前面所述的经典课文从深度与广度两方面进行拓展。在《过零丁洋》一课的教学准备中,我注意到了教学的重点是理解诗的尾联,但是我发现了该诗中巨大的情感变化——诗的前三联,字里行间似乎都在倾述着自己悲凉的身世和无助的哀叹。尾联却如巨碑矗立,浩然正气充溢其中。尾联两句似乎并不能概括全诗的内容,仅仅强调这两句会让人有突兀之感。那么,如何理解这种情感的巨大转变,如何将尾联与全诗联系起来呢?我认为,不能忽视全诗开篇之句“辛苦遭逢起一经”中的“一经”一词。我查阅了宋诗中与“一经”有关的诗句,并参考了《宋史》中有关文天祥个人经历的记载,最终明确了“一经”就是儒家最高道德典范的代名词,也就是文天祥的精神支柱,也是他之前与之后的仁人志士敢于直面强权暴政的精神支柱。正是一代代文天祥们,构成了中国历史的脊梁,形成了我们中国人的“正气文化观”。而今天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只关注最后两句,强调其精神的伟大,但如果不讲清其精神的源头、传承,学生就不能理解他精神的由来以及其巨大的鼓舞作用。只有真正探究“一经”的含义,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文化的内涵与精神的巨大力量。对“一经”的探究就是从深度上探究关键词语背后的精神内涵,并由此延伸至相关的文化现象。我将这一探究总结成论文《“一经”的坚守》。

在《桃花源记》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桃花这一意象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其在中国文学的特殊意义,并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发现了桃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和谐生活、美好品德的代表,也被寄寓了对青春的畅想。由此我发现了桃花是文中和谐社会的缩影,寄寓了源中人美好的品德,还暗示了文中桃花源的结局,将文中对桃花的描写与后文联系在了一起,以此为视角解读全文,显得富有文化意识。同时,我进一步延伸,结合了《爱莲说》,让学生以小报的形式表现不同的花的不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感受花特殊的象征意义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意味。学生在小报中或讲述花语,或讲述与花有关的秩事、传说,或讲述与花有关的故事。而我在班上,选取一些视角新、内容丰富的小报进行展示,让学生对“花文化”的认识更加全面而深入。再以《送       一支      花》为题,让学生将某一种花所代表的美好品德与具体的人和事结合起来,写一篇大作文,以此将课堂教学、课堂拓展与作文教学贯穿成了一个整体。对桃花意象的探究就是从广度上拓展文章内容,通过结合同类的文章,开拓学生视野,引导他们发现相关的文化意象。我将这一教学实践总结为论文《翻过那座山——架设文本与写作的桥梁》和《再访桃源——简论《桃花源记》中桃花意象与桃花源的联系》。

其次,我对一些较易难解读的课文进行重点探究,寻找从深度与广度上探究的角度。例如在《雷电颂》一课的教学中,我发现重点是体会全诗的巨大情感变化,而这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为今天的学生无法理解文中强烈的抒情。我就以理解情感抒发为出发点,从深度上进行探究,我选取了三段相关文章与材料作为课文的补充。首先比较的是屈原《天问》中“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译文:傍晚时分雷鸣电闪,想要归去有何忧愁?国家庄严不复存在,对着上帝有何祈求?)的诗句与课文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天问》同样也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在原诗中,屈原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忧愁,而本文屈原则充满了愤怒,从而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我再让学生阅读郭沫若先生原先的戏剧提纲,并归纳其中的主要矛盾,体会人物心情,再对比课后的戏剧提纲,让学生意识到这场矛盾冲突的背后是国家利益与个人私利之间的斗争,然而代表国家利益的屈原却失败了,并且无论是君王还是人民都不理解他。因此,他的心中会充满这怎样的愤恨?由此,学生开始理解文中强烈抒情的原因。我接着让学生比较作者之前的创作提纲,让学生比较作者的思路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再指出作者浓缩时间、突出主要矛盾的原因就是为了突出屈原所遭遇的打击之强烈——在一天之中,屈原就经历了人生由起到落,从国家的栋梁到被所有人遗弃的命运,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文中的屈原会如此之愤怒,发出如此强烈之控诉。最后再出示时代背景,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选择相关的材料进行比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也能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屈原的形象,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三段材料,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逐渐理解了文章情感。我将这一总结归纳成了论文《情感投入——〈雷电颂〉的三次导入》。

在同一篇课文中我也开始探究不同段落之间的对比,例如在《敬畏自然》一课中,学生最难理解的就是文章中表现的深邃的哲理。我发现了本文不同部分的描写内容相互呼应,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例如开篇1、2节将人类比喻成“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而将自然对人类的嘲笑比喻成“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这就与第6节的描写相对应。第6节用拟人手法强调“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母亲与孩子的关系不正是如此吗?母亲对世界的认识不可能尽善尽美,她同样也会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犯下一系列错误,从而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因此“人对自然的种种误解,也许是自然对她自己的误解”。但孩子与母亲血肉相连的关系不可改变,孩子的生命源于母亲,孩子必将长大,正确认识自身,这也就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过程。我们来自自然,必须正确地认识自然。这就是从广度上对文章的内容进行阐述,并且也可以由此向深度延伸至中国特有的敬畏自然的文化上。我将这一课的教学分析写成教学案例《宏观分析,精读细节——〈敬畏自然〉备课参考》。而我开设的区公开课《雨之歌》中,我也采取了类似的分析方法,以此扩展课堂的广度,帮助学生理解。(详写我撰写的相关教学案例)

我还注意从其它类型的课中寻找探究的方法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补充。例如龚春来老师在作文公开课中向学生提出十几个问题,启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我注意到,这些问题的核心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会变换自己的身份,从而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经历过的痛苦和压力,此时此刻来写文章,就是自然的真情流露。由此我认识到学生尽管接触的生活面很狭窄,但他们同样也要面对自我、自然、家庭、学校、社会等等不同的环境,而这些都可以成为选材的角度,关键就是学生要学会多角度思考。而写作与阅读之间是可以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在拓展阅读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的同时,是否也可以变换一下分析的角度,变换一下文本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去探究文本的深度与广度?在这一点上,特级教师程少堂老师也有非常优秀的实践。在《听陈蕾士的琴筝》一课的教学中,陈老师在“赏析”这一主要步骤中同样也在“变”:以“维多利亚湾”“长江”“东湖”来替换诗中香港人并不熟悉的“西湖”,突出诗句列举的形象所包含的思想文化内涵;他还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听的对象是小提琴,是否还能用西湖,继续阐述诗歌形象与内涵的联系;再变换诗句的格式,先是将原诗中的被打乱的诗行变成完整的句子,再将诗句处理成散文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比较,体会诗歌中节奏的变化,情感的表达方式。我将这一思考总结成了论文《求真之路》。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