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育明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验收考试历史试题答案(3)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10-14 11:23:44 整理:一品高考网

A.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8.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曾向参议院指出,美国要建立一种世界体系,以便让“企业家们可以按照商业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战争结束后,这一建议体现为                                                              (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B.关贸总协定的达成
C.世界银行的诞生                      D.马歇尔计划的制定 
19.马丁·沃尔夫说:“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伴随着经济合作的失败、全球经济的瓦解和民族主义的复兴,并由此加剧了萧条。但是那场大萧条也促成了经济思想的革命。“再也没有下一次”,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与会代表的目标。”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会议旨在解决                                                   (    )
A.经济上的保护主义                   B.政治上的集权主义
C.外交上的孤立主义                   D.经济上的自由主义
20.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中提到“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以下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欧洲一体化的深入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D.世界贸易组织诞生

21.欧洲似乎已经“在政治传统、法律传统、文化遗产和象征主义等方面的历史中,有希望找到把欧洲作为一个共同体而与世界其他地区区分开来的整体经历和集体记忆,找到为欧洲各民族提供了共同参照的东西。”这表明欧洲一体化                  (    )
A.根源于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         B.旨在摆脱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C.建立在相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之上         D.得益于相似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
22.下图是一位同学上课时所记的部分笔记,笔记内容所反映的组织是        (    )
大连育明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验收考试历史试题答案2  
A.欧共体         B.东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亚太经合组织
23.有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此处所说的“这个时候”应当是               (    )
A.新航路开辟时期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20世纪40、5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24.某学者指出:“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不只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大的方面也如此。人们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导致经济运作方式趋同。这固然不错,但现代经济运作方式在各地遭遇各种本土性,就一定要嵌入到各种文化背景中去……。”其意在说明    (    )
A.文化的渗透和融合无所不在             B.各国需基于本土性适应经济全球化
C.经济全球化加剧价值观冲突             D.经济全球化下民族国家的属性减弱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5题20分,26题17分,27题15分,共52分。)
25.(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1922年的春天,在苏俄黑海的一个港口,哈默见证了这样一场恐慌。当他带着50辆福特森拖拉机集体亮相的时候,当地突然警钟齐鸣,政府官员慌忙开会,商讨抗御入侵者的战略战术。而当他们弄清真相后,军事部署立即变成了欢迎仪式。从1921年至1926年,苏联政府与外国资本家签订了144项租让合同,1924年至1925年,苏联从租让企业得到收入为680万卢布。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解说词
材料二  从罗斯福以“新政”为纲领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过程,美国国内对其一直有两派观点:一种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道路。另一种则赞同罗斯福的做法。罗斯福把赞同和反对的两派代表请到白宫开会,就即将颁布条文的措辞取得了协议。企业家们和他们在国会里的代言人之所以同意,是因为他们当中有些人认为,一切自由竞争都应该停止。正如琼斯—拉姆森机械公司当时的经理拉尔夫·弗兰德斯所说,他们“完全相信,要复兴和繁荣,就非限制竞争不可”。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