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青岛一模语文试题答案(2)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04-06 09:19:04 整理:一品高考网

                                                                                                                  (摘编自金开诚《文化随笔》)  
6.下列对于“语言与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依靠语言来传播的,因此人们在用语言进行日常交流的时候,实际上就
     是在传播本民族的文化。
B.在幼儿心目中,“爸爸”“妈妈”这两个词是与爸爸妈妈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并且两个词
     有着不同的感情色彩。
C.中国那些名胜的名称在中国人看来,不只是抽象的符号,它们含有不同的意味,这是由独
      特的文化感受决定的。
D.个体在学话的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地感知到字词中的文化意味,从而逐渐受到民族文化的
      感染或熏陶。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苏州、杭州本是两个地名,“烟柳画桥”一词赋予了其独特的文化意味,这意味是很多外国人难以感受得到的。
B.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东西南北、春夏秋冬与五行相配,使得汉语中“东西南北、春夏秋
      冬”这些词语摆脱了气候、生态的感受,成为模糊的概念。
C.“汉家陵阙”与“秦家陵阙”、“隋家陵阙”的气象不同,这种不同产生于汉朝、秦朝、隋朝这三个朝代留下的历史面貌和文化特色的差异。
D.因受社会文化制约,有些字词字面本身就具有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因此学习这些字词也
      就受到了文化的熏陶。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族文化要得以传承并形成传统,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而学好汉语,是我们中华儿女传
     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B.塞北与江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不同的文化意味,不再只是两个语言符号,其中的文
     化意味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到的。
C.李白诗句“西风残照”之“西风”不能换成“东风”“南风”,是因为“西风”给人清凉萧
      瑟之感,与“残照”协调统一。
D.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要代代相传,只能通过一代代人认真学习、研究本民族语言,在这个
      过程中受到感染、熏陶。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沧州酒,阮亭先生谓之“麻姑酒”,然土人实无此称。著名已久,而论者颇有异同。盖舟行来往,皆沽于岸上肆中,村酿薄醴未必佳也。土人防征求无餍,相戒不以真酒应官,虽笞捶不肯出,十倍其价亦不肯出。沧州制府尚不能得一滴,他可知也。
    其酒非市井所能酿,必旧家世族,代相授受,始能得其水火之节候。水虽取于卫河,而黄流不可以为酒,必于南川楼下,如金山取江心泉法,以锡罂沉至河底,取其地涌之清泉,始有冲虚之致。其收贮畏寒畏暑,畏湿畏蒸,犯之则味败。其新者不甚佳,必置阁至十年以外,乃为上品,一罂可值四五金。然互相馈赠者多,耻于贩鬻。又大姓若戴、吕、刘、王,率多零替,酿者亦稀,故尤难得。或运于他处,无论肩运、车运、舟运,一摇动即味变。运到之后,必安静处澄半月,其味乃复。取饮注壶时,当以杓平挹;数摆拨则味亦变,再澄数日乃复。姚安公尝言:饮沧酒禁忌百端,劳苦万状,始能得花前月下之一酌,实功不补患;不如遣小竖随意行沽,反陶然自适。盖以此也。
    其验真伪法:南川楼水所酿者,虽极醉,膈不作恶,次日亦不病酒,不过四肢畅适,恬然高卧而已。其但以卫河水酿者则否。验新陈法:凡置阁二年者,可再温一次;十年者,温十次如故,十一次则味变矣。一年者再温即变,二年者三温即变,毫厘不能假借,莫知其所以然也。
    董曲江前辈之叔名思任,最嗜饮。牧沧州时,知佳酒不应官,百计劝谕,人终不肯破禁约。罢官后,再至沧州,寓李进士锐巅家,乃尽倾其家酿。语锐巅曰:“吾深悔不早罢官。”此虽一时之戏谑,亦足见沧酒之佳者不易得矣。
                                                                                                  (选自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改动)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沽于岸上肆中 肆:店铺
B.耻于贩鬻 鬻:卖
C.次日亦不病酒 病:损害,祸害
D.寓李进士锐巅家 寓:居住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论者颇有异同 而今安在哉
      B.以锡罂沉至河底 作《师说》以贻之
      C.数摆拨则味亦变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恬然高卧而已 河东凶亦然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沧州酒奇特的一组是
①皆沽于岸上肆中  ②其收贮畏寒畏暑,畏湿畏蒸    
③酿者亦稀,故尤难得 ④一摇动即味变       
⑤虽极醉,膈不作恶,次日亦不病酒 ⑥百计劝谕,人终不肯破禁约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⑤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沧州酒虽然久负盛名,但说起沧州酒来,人们的看法并不相同,这是因为真正的好沧州酒并不容易买到。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