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微山一中2015届高三入学检测历史试题试卷(3)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4-09-11 10:37:51 整理:一品高考网

   C.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D.强调了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先锋队作用 
25.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新殖民主义者”的主要工具是 (       ) 
A.廉价商品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先进制度      D.雄厚资本和高新科枝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   
26.(16分)民主政治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由许多共和国组成一个邦联或者一个强大的君主国或贵族统治的国家。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能够在全国范围内体现责任代议制的政府。 
                                                               ——《美国的历程》 
    (1)据材料一,指出“新型的共和国”创新的表现是什么?(4分)     
 材料二  辛亥革命的悲惨结果可由以下因素解释:组成官僚的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中国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尽管l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其变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其他国家。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由于他们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因此它们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6分)你是否同意“革命派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这一观点?结合所学说明理由。(4分) 
(3)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2分)   
27.(18分)经济结构是否合理,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明清政府极力控制、压迫商人阶层,这是中国社会同西方社会根本的、最有意义的差别。 
   
 (1)材料一中。中西方“根本的、最有意义的差别”具体表现是什么?对本国经济的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材料二  茅盾在小说《春蚕>中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三  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表(单位:千元) 
山东微山一中2015届高三入学检测历史试题试卷3
(3)材料三反映了民国初年工业发展有何突出特点?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6分)   
28.(16分)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直至近代,孔子及其思想仍被不断解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司马迁说:“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李贽说:“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1)据材料一,概括司马迁与李贽对孔子的不同态度,并分析其产生的政治背景。 (4分)    
材料二  康有为认为“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 
    伏尔泰曾称颂孔子:他只用健全的理性在解说。他不炫惑世界而是开启心灵。他的讲话只是一个圣人,从不是一个先知,然而人们相信他,就像他自己的国土一样。 
(2)据材料二,康有为与伏尔泰是怎样评价孔子的?其根本目的各是什么?(8分)     
(3)有人说“对孔夫子的误读,有的是不懂;有的是故意。”请结合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认识,谈谈如何解读历史人物?(4分)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山东微山一中2015届高三入学检测历史试题试卷2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l8分,第28题l6分,共50分。 
 26.(1)联邦制,共和制。(4分) 
(2)原因: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向西方学习的进程缓慢;照搬西方体制。(6分)     观点:同意。理由:共和体制有名无实;人民没有获得真正的民主权力。(4分,只答观点不得分。) 
观点:不同意。理由: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分,只答观点不得分。)     
(3)立足国情;不断创新。(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山东微山一中2015届高三入学检测历史试题试卷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