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平度2016届高三统一抽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5-12-28 20:09:44 整理:一品高考网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检测高三语文试题      2015.12

第Ⅰ卷(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终生一直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栖皇,也很无奈,唇焦口噪,颠沛流离,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犹如一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恰如其份地讲,他是个堂吉诃德。他是那般执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走头无路之时,也不  甲  (推脱/推托)自己的责任。
  孔子不是神,只是人,一个感情炽(zhì)热的人。他会怒不可遏地呵(hē)斥昼寝的宰予“朽木不可雕也”;也会对他欣赏的颜回微微颔(hán)首;对他 乙  (不以为意/不以为然)的举动,他会莞(wǎn)尔一笑,笑过之后又连忙解释“前言戏之耳”。
  虽然《论语》以记言为主,但我们从中  丙  (不止/不只)可以了解他的思想,还可以看到一个栩栩如生的孔子形象。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是
A. 呵 (hē)斥     唇焦口噪     B. 炽(zhì)热     恰如其份
C. 颔(hán)首     走头无路     D. 莞(wǎn)尔    栩栩如生
2、在文中甲乙丙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推脱   不以为然   不只    B. 推脱  不以为意  不止
C.推托   不以为然   不止    D. 推托  不以为意  不只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金阳新区一些居民违建之风抬头,部分业主占用公用场地非法搭建,或楼顶加层,或凌空搭建,这些违法建筑如雨后春笋,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B.奥维公司公布的全国家电零售额调查报告显示,今年1月家电行业延续了去年以来的惨淡经营状况,零售额同比下降31%,空调名列下降榜首。
C.错误是世界的构成部分,对于别人曾经加诸你的伤害,如果没有犯而不校的气度,没有既往不咎的胸怀,是难以锻炼出一个人的。
D.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不“动于衷”,才能绘声绘色,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新《环保法》规定,只要排污单位和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违法一天就罚一天,上不封顶,直至罚到违法行为改正为止,此规定可谓“史上最严”的规定。
B.电视剧《离婚律师》围绕着“相信爱情,经营婚姻”为主题,讲述了两个原本不
   再相信爱情的离婚律师最终走进婚姻殿堂的故事。  
C.由于缺乏相应的培训机制,使得我国的舞台技术管理人才十分匮乏,懂得舞台技术,精通演出项目管理的高级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D.《变形金刚4》引爆了电影市场,成为第一部中国电影史上“首日票房超2亿”
   的电影。这让我们看到了优秀电影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良心虽然对人的行为意念作出是非判断,但它对人的行为却没有强制作用,它有其自身特点,        :        ;        ;        。        。        。良心只对人作出是非判断,何去何从,完全取决于本人的主观意志。
①而遵从对本身未必有利,不遵从对本身未必有害
②事实上二者往往互相冲突,很多人正是出于本身利害的考虑而做出违背良心的事
③生物学的代谢定律决定了人不吃饭一定会饿死,不呼吸就会窒息,谁都不能违反
④物理学定律决定了人如果从高楼掉下去,就一定会向下跌落
⑤但唯独对内心的是非律,人可以遵从,也可以不遵从
⑥这正是人内心的“是非律”不同于物理或生物定律之处
A. ⑥④③⑤①②  B. ⑥③④⑤②①  C. ②①⑥③④⑤  D. ②①⑥④③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魏家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彫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崇尚自然、平淡、朴素、简约,本来是老庄美学思想的精髓,但在先秦时期,其他派别的许多思想家也加入了对华丽之美的尖锐批判,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墨家从下层人民的立场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曰:“为乐非也。”法家对华丽之美的批判态度更加尖锐,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同老子、庄子、墨子一样,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而且,儒家美学思想中本来就包含着“节用”的观念和“辞达而已矣”的主张。这样,不但是儒与道,而且又加上了墨与法,这四家的美学思想在朴素、自然、平淡、简约、实用这诸多方面形成了合流,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华丽之美也就成为众矢之的了。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