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诸城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试卷(4)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11-27 11:29:52 整理:一品高考网

中央研究院评出的第一批院士里,地学界的6位院士中,有4位出自这个调查所。有评价称:“地质调查所的成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科学事业中,确是一颗明珠。”作为先行者,翁文灏和同事们几乎每一次调查和每一篇学术文章,都在创造“第一”。他的《甘肃地震考》是中国地震科学考察的序幕,确立了比较接近事实的地震带分布。他创立了“燕山运动说”,撰写了《中国东部中生代造山运动》。他广泛进行地质、矿产勘察,组织地质学家进行中国地质科学史上的首次油地质实地考察。从无到有的中国地质学,在翁文灏们的努力下,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高潮,令国际学界刮目相看。而这一段中国科学思想史上很难再现的辉煌,则是在一步一步的考察途中慢慢写就。以实地调查为宗,室内研究为辅。”这是地质调查所一开始就定下的规矩。地质调查所的同事还记得,翁文灏甚至希望“所有搞地质的人都要下矿井看一看”。在他的主持下,地址调查员们背着经纬仪和无线电收报机,一点点测绘地质图。在路上,有人用毛驴代步,有人干脆推着独轮手推车赶路。在找到北京周口店有原始人存在的证据之前,许多人先后放弃了挖掘,只有翁文灏坚持要求调查员裴文中“身居陋室,白天挖掘,夜晚挑灯自修”,最终发现了“北京猿人”头骨。人们惊异地发现,“中国地质学如火山喷发般一下子冒出”。而翁文灏领导的地盾调查所,被称作在1949年以前的岁月里“中国人伟大的骄傲”。这个骄傲似乎渐渐被埋没。“文革”前期,一户姓郑的普通人家,搬到已成为招待所的地质调查所办公楼。曾经的黄色小楼被刷成青灰色,房间被隔断,变成住宅。而如今,这里的楼道潮湿肮脏,院子里种满葡萄和柿树,甚至在大白天,也能看见黄鼠狼回奔跑。
关于翁文灏的记忆也越越稀少。当人们意识到他的重要,试图再现他的风采时,除了他的一篇篇论文和种种科学成就,关于这个“人”的描述,很难见到。能找到的描述,处处显示出这位科学家钟情山野。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在老家宁波时,翁文灏往往孤身一人,身着长衫,徘徊在田间阡陌之中。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9.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地质学家翁文灏的主要事迹。(4分)
20.分析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表达手法与表达效果。(4分)
(1)离小楼不远,就是热闹的西单市场,与陈寅恪、梁思成并称为当时三大国宝级人物的翁文灏,和他领导的中国最早的科研机构,在热闹中保持着静默。(2分)
(2)人们惊异地发现,“中国地质学如火山喷发般一下子冒出”。(2分)
21.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2.作者在文章中并没有直接评价,但感情倾向明显。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是怎样表达的?(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台湾刘墉讲过,自已的一个孩子很怕痒,只要稍稍抓他一下,他就大喊大叫,缩作一团。但后,孩子不怕痒了。因为有一次妈妈去学校,看见孩子在楼梯上打打闹闹,你哈我一下,我哈你一下,大家躲躲去,随时会滚下楼梯。妈妈从那天起,就训练孩子,每天哈他痒,又命令他忍着,没想到,训练一阵,他真不怕痒了。其实孩子不是真不痒了,而是因为他懂得控制自已了。
要求:
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
②自拟题目;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参考答案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C(A.抹mò,B.坍tān,D.绻quǎn)
    2.B(A.“阴庇"应为“荫庇”,C.“惊蜇”应为“惊蛰”,D.“纷至踏”应为“纷至沓”)
    3.D(干预:过问别人的事。干涉:过问或制止,多指不该管硬管。俭朴:俭省朴素。简朴:简单朴素。从而: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进而: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
    4.A(A.不经之谈: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B.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C.芸芸众生: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现也指众多的平常人。与“许许多多”“朴实平凡”重复。D.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5.A(B.句式杂糅,C.“建设……蓝图”搭配不当,D.成分残缺)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6.B(A.“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写没有变化”无中生有;C.“用对话和叙述代替描写或抒情”错,文中是说“一些传统文学期刊上作品,大段的描写或抒情正在逐渐消失”;D.“基本”和“都是”错)
    7.D(此项不属于网络文学的贡献)
    8.A(B.“简朴随意的表达”不属于“反祖”;C.强加因果;D.原文是“网络充当着这个时代的主流表达方式”,而非“网络文学是信息时代的文学主流表达方式”)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9.B(病:疲惫不堪)
    10.B(B.都是连词,表转折,译为“却”;A.助词,的/指示代词,这;C.介词,向/相当于“被”;D.连词,表承接/介词,因)
    11.A(③表现的是他的远见,④只是回答皇帝的问话,⑤表现的是他的勇敢)
    12.C(没有具体指出错误)
    四、(24分)
    13.(1)傅鼐接受皇上的命令后,背着一箱子书徒步前往,率领家僮砍柴自己做饭。(“闻命”“负”“斧薪自炊”各1分)
    (2)恰逢敌人有求降的想法,满朝的大臣都想派遣使者谈判讲和结束战争。(“会”“盈廷”“罢兵”各1分)
    (3)况且燕国与赵国处在秦国消灭诸侯国将近结束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单了,作战失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的(事情)。(“且”“殆尽”“际”“智力”各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
    14.(1)通过秋风、古木、荒祠、雨水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秋风阵阵、古木沧桑、祠庙破败的古道秋景图(2分),营造了萧瑟凄凉的氛围(2分)。
    (2)借用卢生“黄粱一梦”的典故(2分),含蓄地表达了对步卢生后尘、热衷功名利禄的“名利客”的讽刺(2分)。
    15.(1)故不积跬步    岂因祸福避趋之
    (2)歌窈窕之章    哀民生之多艰
    (3)赢得仓皇北顾  学而不思则罔
    (4)小乔初嫁了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五、(12分)
    16.北京“停车三分钟熄火”倡议引争议。(“北京”1分、“停车三分钟熄火”1分、“引争议”2分)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