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咸阳二模语文答案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4-03-24 16:18:15 整理:一品高考网
2014咸阳二模语文答案

                 2014年咸阳市高考模拟检测(二)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C(“发展到高峰时期”错,原文只说“蔚成风气”)
2.B(原因表述错误,由第三段可知,原因主要是南方秀丽的山水可以使他们从对现
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
3.A(“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错,应源于竹子的特点与“历史上某些……产生深刻的
影响”)
二、古诗文阅读
4.B(绌:同“黜”,消除)
5.C(②只是他的行为,无“心服”的结果,③表明他判案迅速)
6.D(袁八老俯首谢罪在登州)
7.(1)使者大怒,命令梅公与武士比赛射箭。梅公手里拿着弓,腰上挂着箭,射九发连
中九发,每射中一次,整个军队总是大呼而笑。(大意2分,“角”“腰”“辄”各1分)
(2)梅公派人告知他父亲:“你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出来(自首)活下来呢,还是想让
他躲起来(直到被抓)被判死罪呢?”(大意2分,“晓谕”“若”及句式各1分)
8.①最生动传神的字是“愁”和“怯”。(1分)
②用“愁”来表达草在烟霭中的感受,那细草在烟霭之中仿佛是一种忧愁的神态,用
“怯”来描写花在晨露中的感受,那幽花在露水之中仿佛有一种战惊的感觉。(2分)
③作者运用拟人手法表面上说的是草和花的心情,实际上是通过草与花的人格化,
来表明人的心情。“愁”与“怯”表现出作者非常细腻的情思。(2分)
9.借景抒情。(1分)上阕写室外之景,草愁花怯,渲染了凄凉的氛围;“海燕双飞去”
暗示了思念游子的情绪。下阕写室内之景,香蕙残败,衣带渐宽,暗示身体消瘦,进
一步渲染离愁。结尾借埋怨垂杨点明思念游子。(3分)通过写景抒发了主人公因
离别、思念而凄凉悲伤的情怀。(2分)(如答拟人手法,并能结合诗句分析亦可)
10.①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②下者飘转沉塘坳
③一尊还酹江月 ④只是当时已惘然
⑤体无咎言 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参考译文:
梅公名之焕,字长公,黄州麻城人。他的祖先,是宋朝宛陵先生(梅尧臣)的后人。
1梅公十岁时父亲去世,他跟随母亲刘 氏住在东山的沈庄,每天研习的书文(摞在一
起)超过一寸厚。他为人洒脱,英武雄壮,不同于普通的孩子。梅公十四岁时就成为
生员。某台使巡视部属,检阅武事,梅公骑马横穿教场。使者大怒,命令梅公与武士
比赛射箭。梅公手里拿着弓,腰上挂着箭,射九发连中九发,每射中一次,整个军队总
是大呼而笑。梅公作了个长揖后上马径自离开,使者虽不高兴也只好作罢。
万历癸卯年,梅公与应山人杨涟在乡试中一同中举,二人用功名节义来相互勉
励,扬眉举目,击掌而谈,认为世上没人能比得上他们。甲辰年考中进士,入选翰林院
庶吉士,高阳的孙少师凭借史官的身份与梅公同在翰林院任职,他性情严肃稳重,看
不上天下的士人,唯独推许尊重梅公。梅公在翰林院中,说话时锋芒毕露,坐着时也
谈笑风生,看到翰林院众同僚低着头慢步走,总是忍不住眉开眼笑。
梅公不满当时的朝政,慷慨激昂想要有所建树。他多次上书,没有被关注。当时
朋党对峙,就像敌对的两个国家,争执得不相上下。梅公哪方也不依附,每遇到封还
诏敕的情况,梅公总是批评双方。他的主要意图在于破除私下勾结,废除朋党之间的
争论,矫正挽救时弊,爱异人才罢了。
过了六年,梅公出京担任广东按察司副使,分守惠州。惠州的案件多有冤屈,审
讯一件案子就会牵连到十件,多年得不到决断。梅公闭门仔细察看案卷,约定第二天
当堂会审,按案卷传呼囚犯,根据刑法条文一一说明,当堂审判发落,案件随手判决,
快速如神。
一个官宦子弟依仗父亲的势力,肆意干坏事谋利,官府想要捉拿惩处他,却抓不
到他。梅公派人告知他父亲:“你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出来(自首)活下来呢,还是想让
他躲起来(直到被抓)被判死罪呢?”他的父亲幡然醒悟,听任他的儿子顺应法理,听
凭天命。受冤的百姓像一堵墙站着,控诉他霸占别人的田地多少,夺取钱财多少,依
次和他对质。梅公把他侵犯掠夺的财产全部返还给百姓,捆住这个坏小子鞭打他说:
“以此向乡人谢罪,并向你的父亲谢罪。”官宦之子最终自我磨砺,成为好人。
海盗袁八老抢掠潮州杀死了守吏,潮州不是梅公管辖的地方,梅公主动请求前往
剿匪。他派重兵据守海路,断绝了海盗的粮食物资运输,散发了几千块免死牌,投降
服罪的人一个接一个。袁八老处境困窘,乘着涨潮在夜里逃跑,到闽地请降。梅公到
山东任督学的时候,袁八老率水军增援辽东,在登州拜谒梅公。梅公对他说:“海上的
那次战役,没能够看到你的行踪,今天怎么在这里了?”袁八老顿首至地谢罪说:“当时
害怕您的威严,因此逃到闽地。今天怎么敢不为您而死呢?”梅公是文人,不熟习军
事,但他还是被大海盗如此地敬畏服从。
2梅公考察学政的时候,不讲究教条,谢绝任何请托,考核空闲之时,召来生员教育
劝诫他们。对于有出息的学生,他走下台阶握住对方的手,并加以慰问。对于不成器
的学生,他咬牙痛骂,甚至用体罚的方式来训诫他们。生员们刚开始很害怕,过了一
阵子就心服口服了,时间长了就歌颂思慕梅公,都把他当作老师和父母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1)选 A给3分,选 D给 2分,选 C给 1分;选 B、E不给分。(B“使情节达到高
潮”错;C“总是”错,“梦中叹气”“让我吃惊逃跑”错;E主题总结错误)
(2)①“我”是全文的线索,通过描写“我”的行为及心理变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②用“我”的偷盗行为衬托阿尼尔善良、宽容的美好品质;③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叙
述,使文章真实亲切,便于人物心理变化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每点2分,6分)
(3)①阿尼尔是个心地善良、热情、随和的年轻人,他帮助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
并教他做饭、写字、数数。②阿尼尔宽容大度,注意维护他人的尊严。他知道“我”
偷了他的钱,却又不点破,不让“我”难堪。③阿尼尔心怀信任,内心真诚,他对
“我”从不设防,真诚以对。④阿尼尔有心机和小聪明,懂得用转贷的方法赚钱。
(答出其中3点即可,6分)
(4)这个情节安排合理。①因为“我”虽然是个小偷,但“我”本性善良,也希望过
有尊严的生活。②“我”被阿尼尔身上那种诚挚所感动,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
任与关怀,因此把钱退回去就成为了人之常情。③这样安排情节,表现了对因生
活贫困无助而误入歧途的人命运的关注。④表达了文章呼唤美好人性的主旨。

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