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贵州遵义航天高级中学四模文综试题及答案(3)

来源:遵义航天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14-12-13 21:28:55 整理:一品高考网

32、有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几乎所有国家的法律工作者都可以运用罗马法学说对本国的基本民事关系作出解释,并且也可以从本国的基本现实出发对罗马学说作出自己的诠释。根据学者的观点可知
A. 罗马法是世界各国法律的思想源头 B. 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C.罗马法中的私法具有深远影响 D.罗马法从诞生以来沿用至今
33、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和奴役人民时,人民斥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C、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34、“在如此幅员辽阔的土地上,通过会议和宪法,也就是通过嘴和笔,实现了联合,建起了一座崭新的政治大厦,却是人类历史的首创,一个不朽的政治奇迹。”这个“政治奇迹”最有可能是
A.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B.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建立起共和政体
C.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建立起联邦制共和政体 D.德国通过1871年宪法建立起联邦制君主立宪制
35、《从曼彻斯特到硅谷》中写道:“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这段话的含义是
A.地理位置影响工业革命的传播 B.工业革命沿主要贸易线路蔓延
C.代议制民主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D.工业革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二、非选择题 (共160分)
36. (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4年10月10日,中国·定西(约104°E:35°N);马铃薯博览会在有“中国薯都”美誉的甘肃定西市召开。定西是中国乃至世界马铃薯最佳适种区,该区马铃薯生产为一年一熟,一般4月底5月初播种,9~l0月上旬收获。
材料二马铃薯性喜温凉,生长期间的温度在13℃至22℃最为适宜,雨量要求播种期在15毫米以上,成熟期在130毫米以上;喜光,但发芽期要求黑暗;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对马铃薯的生长最为有利;充足的肥料有利于提高其产量。
材料三:传统的马铃薯栽培需翻耕土地、挖穴播种、生长期除草;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实行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新技术种植马铃薯,具体做法是在收割后的稻田里挖浅沟直接播种马铃薯,然后用稻草均匀覆盖。
(1)根据材料分析定西成为“中国薯都”的条件。(10分)
(2)结合材料分析稻草覆盖技术种植马铃薯的好处。(8分)
(3)分析定西地区如何实现马铃薯种植的可持续发展。(6分)
37.(22分)读下图和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京津冀地区略图。
材料二 唐山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钢铁产业是唐山经济的支柱产业。2010年世界钢产量排位,唐山一个市的产量,仅低于美国、日本等全国的产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钢都”。
(1)分析图中降水高值区的形成原因。(6分)
(2)石家庄以下的滹沱河逐渐形成了地上河或半地上河,简析其形成原因。(6分)
(3)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唐山市钢铁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10分)
38、(10分)旅游地理
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图8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39、材料一   2014年上班年江西省某市农民人均收入情况
种类 工资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数额(元) 5178 2553 372 824
增速(%) 14.6 14.2 9.4 18.5
注:转移性收入是指惠农政策,社会保障等所带来的最低生活保障补助、退休、养老金等收入。与2013年同期相比,该市农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的增幅分别回落5.9%和6.1%。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一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三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收入倍增计划;四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五要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六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材料三  据调查,目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很大,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等因素严重制约着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对照该市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到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须年均增长15.8%以上,形势不容乐观。
  1. (1)你从材料一中获得哪些经济信息。(10分)
  2. (2)运用消费和分配的相关知识,分析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意义。(10分)
  3. (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应如何实现该市农民“收入倍增”计划。(12分)
40、材料一  由于连年超载放牧,草原草本植物由20世纪80年代的130多种减少到30种,草场植被覆盖率30年间降低了50%--80%,每亩平均生物量不足20公斤,草场载畜量下降了46%。
材料二  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存在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械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等正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人应该和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 (1)上述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8分)
  2. (2)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体现了哪些哲理。(12分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中国这种从传统社会到近代社会的转型,在明末已经开始,这一转型具有划时代意义。中国市场迅速扩张,在全国市场形成以后,实际上就是发展到世界市场上去,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也就是说中国的白银货币化直接影响了世界市场的建立。
——中国社科院明史专家  万明
材料二 1573年,对后来现代化至关重要的两个观念上的变化已经发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此外还有一个技术性的工业革命。现代科学和现代工业推动了今天以西方为主体的世界体系。反观中国,1573年的时候进入明朝后半段。虽然明朝在技术和思想上都有进步,并没有跳出王朝循环的那一套规律。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金灿荣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