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新兴县惠能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2)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01-16 18:18:10 整理:一品高考网

C.高帝怒,使人让梁王                    让:责备
D.于是上使使掩梁王                      掩:掩饰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陈胜、项梁之起                        逢吕后从长安来,欲之洛阳
 B.彭越将其兵三万余人归汉于外黄          绝其后粮于梁地
 C.于是越乃引一人斩之                    项王闻之,乃使曹咎守成皋
 D.乃拜彭越为魏相国长                    见让而往,往则为禽矣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现彭越有见识和才能的一组是(3分)
 ①两龙方斗,且待之。                    ②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
 ③越乃引一人斩之,设坛祭,乃令徒属。    ④彭越攻下睢阳、外黄十七城。
 ⑤王始不往,见让而往,往则为禽矣。      ⑥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②④⑥
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彭越出身江洋大盗,却极富军事才能。这从“少年”劝他起事时他的反应及“诛最后者一人”杀一儆百的做法可以看出。
B.汉王二年春天,彭越被任命为魏国国相,让他独揽兵权,平定梁地,以往来出没攻击楚军的方式,在梁地断绝楚军的后援粮草。汉五年秋,彭越还缴获谷物十多万斛。
C.彭越攻城略地,屡立战功,一生轰轰烈烈,仅仅因汉王征兵未亲自前往就获罪。又由于吕后进言“诛之”,并设下圈套陷害;廷尉王恬开火上浇油,进“族之”言,而遭到夷其宗族的命运。
D.司马迁认为,彭越出身贫贱却能席地千里,南面称王,他若未被诛,只要一有机会,就有可能大展抱负,让风云变色。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中划横线部分的句子断句。(3分)
怀 畔 逆 之 意 及 败 不 死 而 虏 囚 身 被 刑 戮 何 哉 中 材 已 上 且 羞 其 行 况 王 者 乎 彼 无 异 故 智 略 绝 人 独 患 无 身 耳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臣老,诸君强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3分)
②吕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徒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于是吕后乃令其舍人告彭越复谋反。(4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鹊桥仙•夜闻杜鹃
南宋·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诗人描绘此景的目的是什么? (4分)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2)此地有崇山峻岭,        ,        ,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3)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4)        ,可以无悔矣,        ?此余之所得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三、本大题4小题.共l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2~15小题。
中国画的“写意性”
中国画表现物象、反映生活,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方法。中国画家对生活中的实体形象在提炼、概括当中,运用的不是写实手法,它追求的不是形象的真实性、典型性。那么,中国绘画艺术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特征是什么?简单说来,就是“写意性”。
把“写意”视为笔墨形式,是明以后的事。中国画的“写意”,是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观,是中国绘画艺术的表现方法,是迥异于西方美学的另一种美学体系。它理应包括从经营意象、塑造形象、表现思想主题的整个创作过程。如果把“写意”简单地看成是笔与墨之间的一种形式和单纯的绘画技法问题的话.就会妨碍我们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了解。
“神似论”所以成为中国古代画论中的一交巨流,因为“神”是主宰形貌的精神本质。所谓“形无神不活,神无形而不存”表现物象, 没有“神”,不管“形”怎样鲜明、逼肖,也很难生气郁勃。所以把写“神”、表现“神韵”“神似”作为塑造形象的最高表现。中国画在注重“神”之外,还更注重“意”,因为“神”多在物“意”之中,轻“形”与其说是基于重“神”,毋宁说是为了表“意”。因为从艺术表现看,“意”是构成“神似”、“神韵”的重要条件:“意”既是中国绘画的绘画观.又是创作方法。
“意”的内涵在中国古典绘画中是比较宽泛而多义的。“意”除指画家的主观意志、情思、画的意旨、意蕴外,还指神似、神韵、意趣:也指艺术表现上的含蓄和精练概括,当然更指意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意”的概念在绘画中似无严格的界定:这表明中国画在追求“意”的表现上,是从对具体形象的表现发展为对作品画意的表现。
“意”的基本特征,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不到之到”。清人查礼在他的《画梅题跋》中论画梅时说:“画梅不要像,像则失之刻。要不到,到则失之描。不像之像有神,不到之到有意。”中国画“不似而似”则似在“神”,“不到而到”则到在“意”,这是艺术的更高境界。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