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北大、复旦等11校)2012年自主选拔联合考试语文试题(2)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01-19 21:28:17 整理:一品高考网

夜幕将临了,巴迪先生披上外套,熄灭了车内的灯,走进黑暗中。夜色里只看到车灯的一线亮光,然后是无边的,长久的黑暗……
天亮了,远处的城市和近处的村庄开始苏醒,巴迪先生从洞里爬出来,伸了个懒腰,站在高处远眺。
……
绝望中受到《樱桃的滋味》启迪
看到这里我决定认认真真洗把脸,把鞋子擦亮,然后到商场给自己买束鲜花。
后来我曾经问过那位欲放弃生命的朋友,问他体验死亡的感觉如何。他说一直在昏迷中,没觉得怎么痛苦。倒是出院的那天,看到阳光如此的明媚,外面的世界如此的新鲜,大街上姑娘们穿着红格子呢裙,真是可爱。长这么大第一次发现世界是这样的美好。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只是感觉世界的那颗心不同而已。
患肺癌的朋友已经作了古,记得他生前爱吃那种烤得两面焦黄的厚厚的锅盔饼。每次看到卖饼的推着小车走来,就怅然,若他活着该多好!可惜那些吃饼的人,体味不到自己能够吃饼的幸福。
由两个朋友重新思考生活的滋味
为什么要活着?就为了樱桃的甜,饼的香。静下心来,认真去体验一颗樱桃的甜,一块饼的香,去享受春花灿烂的刹那,秋月似水的柔情。就这样活下去,把自己生命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设计得再精美一些,再纯净一些。不要为了追求目的而忽略过程,其实过程即目的。
生命的真谛在于享受过程的滋味
(取材于苏菡玲的同名散文,有改动)
12.请从全文中选出具有提纲挈领作用的一句,作为本文的题记。(3分)
13.通读全文,写出作者体验到了生命中的哪些“滋味”?(3分)试分析影片《樱桃的滋味》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14.文章开头说:“只有一个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那就是自杀”。你同意这句话吗?为什么?(不少于200字)(10分)

四、阅读下首诗作,回答15-16题(10分)
后人观古书,每随己境地。譬如广场中,环看高台戏。矮人在平地,举头仰而企。
危楼有凭槛,刘桢①方平视。 做戏非有殊,看戏乃各异。矮人看戏归,自谓见仔细。
楼上人闻之,不觉笑喷鼻。
(取材于清·赵翼《闲居读书》)
①刘祯:汉末人,“建安七子”之一。曹丕为太子时,招宴刘祯等人,丕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人咸伏,而刘祯独平视,遂以不敬得罪。
15.本诗以观剧喻,说明了一种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什么现象?作者从哪些方面讽刺与揭示了这种现象?(5分)
16.试结合自己看过的一部戏剧、一部电影或读过的一部名著,谈谈你对本诗所喻现象的认识。(5分)
五、作文(文体不限,杜绝虚假。700-800字。40分)
17. 暖
2012年北京大学等十一校自主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A卷参考答案
阅卷建议:
1.由于自主招生考生尤其是理科生,对语文重视程度不够,往往以为随便答卷,即可得高分,所以建议阅卷要严格要求,不随意加分或打照顾分。
2.评卷重视考生语言、思维、逻辑与创新能力,与高考评卷应有区别。
3.对虚假作文与套路作文等,应痛下杀手,以绝歪风。

一、选择最好的表达形式:
B A D A B C B A D C
二、将下段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20分)
原文:孔子曰:“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罪子贡善居积,意贵贱之期,数得其时,故货殖多,富比陶朱。然则圣人先知也,子贡亿数中之类也。圣人据象兆,原物类,意而得之;其见变名物,博学而识之。巧商而善意,广见而多记,由微见较,若揆之今睹千载,所谓智如渊海。孔子见窍睹微,思虑洞达,材智兼倍,强力不倦,超逾伦等耳,目非有达视之明,知人所不知之状也。使圣人达视远见,洞听潜闻,与天地谈,与鬼神言,知天上地下之事,乃可谓神而先知,与人卓异。今耳目闻见,与人无别;遭事睹物,与人无异,差贤一等尔,何以谓神而卓绝?
译文:孔子说:“子贡不听从天命,而去经商营利(做生意赚钱),他猜测(琢磨、揣测)市场行情常常很准(猜中)。”孔子责备(批评、责怪)子贡善于囤积(囤积居奇),善于估计物价涨落(商品贵贱)的时机,多次(屡次、屡屡、常常)都能抓住时机,所以赚钱很多(生意兴隆),跟陶朱公一样富有(比陶朱还富有,亦可)。由此可见圣人的先知,就像子贡屡屡猜中行情相似(一样)。圣人能够根据事物发展的迹象和征兆,推究事物的本源(本质、根源),然后经过判断而得出结论(然后猜中结果等,亦可)。圣人见到不同(异常)的事物能知道它的名称(了解事物的情状),因为他们广博地学习而且记得住(认识它们)。圣人巧于(精于)推算估计(谋划推测),见识广记得多(知道得多),由微小的苗头看到明显的后果(由微见著),如同根据今天的事物可推测千年以后的事情,所以说他是才智浩如渊海。孔子能够看到细微不显的事物,进而思考透彻,他的才智高出常人数倍(两倍,亦可),而又努力不懈(不怠倦,不放松),所以才超过了一般的人。但他的眼睛并没有超远(超人,高倍)的视力,能知道别人所不了解(知道)的情状。如果圣人看得透彻看得远,听得清楚无所不闻,能与天地鬼神交谈,知道天上地下的事情,那才称得上是神圣而先知,与一般人大不一样(完全不同)。但圣人耳闻目见,与一般人没多少差别;遇到的事情看到的东西和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比贤人略微高明一点罢了,怎么能说他神圣而卓越呢(无可比拟、独特、无比优秀等,亦可)? 
A.翻译流畅,重点句子与字词基本准确,15-20分。
B.翻译尚可,全文基本能通顺下来,但准确不够,10-14分。
C.翻译语句有通有不通,错译率过半,5-9分。
D.翻译多半不通,似是而非。1-4分。

三、仔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20分):
1.生命是一列向着一个叫死亡的终点疾驰的火车,沿途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值得我们留恋。(选择此句得3分)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只是感受世界的那颗心不同了而已。(选择此句得2分)
就这样活下去,把自己生命的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设计的再精美一些,再纯净一些。(选择此句得1分)
不要为了追求目的而忽略过程,其实过程即目的。(选择此句得1分)
注意:选择文中其他句子不得分,选择两句以上不得分。
2.第一句(3分)
忧郁、绝望(1分)
空虚、孤独与苍凉(1分)
幸福(1分)
第二句(4分)
影片呼应了文章开头关于自杀的哲学问题,提出关于这一问题的另一种生命选择(1分)使作者重新唤起对生命的热情。(1分)
启发作者思考进而深入理解生命的滋味(1分)
影片的深刻哲理和生命寓意深化了文章的主题(1分)
3.(10分)
评分参考:
本题为主观开放题,考察考生的知识与识见。无论选择同意与否,只要论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得满分。

四、古诗阅读:
1.此诗以观剧为喻,说明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事物了解不深、认识粗浅、见解片面、似是而非的现象。(2分)由于各人立场不同、水平不同、处理不同、所见不同、自身条件不同等,导致读书(或观戏)的见解与收获亦随之而异。(2分)人们往往从自身角度出发解释事物,自以为是,导致产生错误的结论(1分)。
(如果答案为作者讽刺了那些见识短浅的所谓高明者“自谓见仔细”,而实际所见不确,等等。亦酌情给分。)
2.结合诗意与戏剧、电影或名著,举例适当,说理明晰,逻辑性强者得5分;此以类推,等而下之4-0分。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