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4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4)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10-21 10:13:21 整理:一品高考网

C.小说中的老人是一个善良、勤劳而不安于现状,胆怯、谨慎而乐于遐想并付诸实践,衰
老、孱弱而浑身充满朝气的具有矛盾意义的典型形象。
D.写老人滚铁圈时的环境描写,有力地衬托了人物内心的欣喜之情,同时与上文工厂里的
环境描写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人物心理的变化。
E.小说结尾一段富有深意。首先是揭示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对亲情温暖的渴望,其次是表现
了下层劳动者对和谐温馨的社会生活的憧憬,最后是暗示了老人即将摆脱人生苦难的轻松。
16.小说中多次描写老人的笑容来表现他丰富的内心世界,请分别分析画线句。(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在写老人做“白日梦”时,比较详细地描写了工厂里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联系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用“铁圈”作为小说的标题,自有妙处。请从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三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5分)
继前几年的“给力”之后,最近,“屌丝”、“元芳体”也登上了作为主流媒体的《人民日报》,这引起了广泛关注。11 月 3 日,该报一文中写道:“市场经济的冲击余波未了,全球化、民主化、信息化的浪潮又不期叠加。分配焦虑、环境恐慌,拼爹时代、屌丝心态,极端事件、群体抗议,百姓、社会、市场、政府的关系进入‘敏感期’。” 11 月 5 日,该报一文开头就写道:“元芳,你怎么看?”
一些语言研究者认为,《人民日报》不管是用“给力”,还是用“屌丝”、“元芳体”,都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时评人韩哲认为,“屌丝”、“元芳体”等网络语被官方话语系统接纳,会让网民感到亲切,放下身段这一行为本身就能够引发共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面是某电信公司招聘启事正文的一部分,请找出五处表达上的错误并加以改正。(5分)
2012年4月,由于我电信公司业务需要,拟引进重点高校计划内应届硕士毕业生,招聘两名通信专业和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校内学生团体担任职务和中共党员的优秀毕业生优先录用。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各位莘莘学子,我公司盼望着你们的加盟,期待着与你们共创中国电信美好的明天,你们的到来将会使我们公司蓬荜生辉。
(1)将______改为______;(2)将______改为______;
(3)将______改为______;(4)将______改为______;
(5)将______改为______ 。
七、(60分)
21.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百度时代,什么样的学问似乎都变得不太重要了。为什么?因为没有必要。你在百度上搜一下关键词,一长串的东西全出来了——你记那么多干嘛?
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成都石室中学高2014届高三上期10月月考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4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4
4. 【答案】 C 【解析】:A成分赘余,“质疑”就是提出疑问的意思,不应再加一个“提出”; B语序不当,改为“而且可以让人们了解考古发掘工作的过程”;C正确;D项不合逻辑,“电视、报刊、网络”不能与“媒体”并列。
二、(9 分,每小题3 分)
5.【答案】D【解析】A项,应是“大体相同的地理条件”;并且这只是一种可能的原因,而非绝对肯定。B项,强加因果。原文中并没有告诉我们身心得以健康的原因就是讲究了经络系统和气的贯通。C项,文中没有依据。
6.【答案】B 【解析】 印度瑜伽不讲求“长生”。
7.【答案】C【解析】A项,中国气功追求的是身心和谐,而非单纯的精神解脱和自由。
B项,无中生有。文中提到瑜珈的最高境界就是“生灵”(灵魂)从痛苦中解脱,但其并没有说瑜珈就是解脱生灵的最好方法。D项,文中并没有对瑜珈和气功进行价值评判。
三、(6分,每小题3分)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4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6 
四、(31分)
10.(1)后世经过千百年,也没有能赶上他的人。他能不被磨灭而永远留存,本来就不是凭借他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就,更何况是在著作方面呢?(“更”、“及”“待”“言”各1分,句意1分。)
(2)我想挫一挫他的盛气并劝勉他多加思考,因此在他南归之时,把这些话告诉他听。(“摧”、“勉”、“以”、“告以是言”句式各1分,句意1分。)
11.不矛盾。(1分)作者认为“施之于事,见之于言”可以不朽,但均需以“修之于身”为先,只有先“修之于身”,其“言”才能留存。(2分)说“言不可恃”是针对一味追求文辞丽工而忽视加强自身修养的当世之风,所以说二者并不矛盾。(1分)
12.若必廉士而后可用 / 则齐桓其何以霸世 / 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 / 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 / 二三子其佐我 /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4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7(2分)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试题解析】
(1)分清“体裁”与“题材”的概念。
(2)把握意象“凉风”“夜雨”“寒林”以及由意象所构建的意境特点“萧瑟”、“荒寒”组织答案,作用涉及到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一方面渲染了“夜饮”的氛围,另一方面也为全诗奠定了愁苦的情感基调。
(3)化用的是屈原《离骚》中的句子“恐美人之迟暮”;考查学生对抒情主人公情感的把握,结合注解和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难组织答案。
14.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泣孤舟之嫠妇  (2)梧桐更兼细雨(3)伤心秦汉经行处(4)时翘首而遐观
(5)潦水尽而寒潭清(6)落霞与孤鹜齐飞(7)封狼居胥(8)弓如霹雳弦惊
五、(22分)
15.【答案】 AD【解析】 B项“对社会制度的痛恨”不当。C 项依据不足。E项“暗示了老人即将摆脱人生苦难的轻松”不当。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