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作文素材:闻听江南是酒乡(2)

来源:中国散文网 发布时间:2016-02-10 21:19:18 整理:一品高考网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是张先笔下的江南美景。江南水乡,河流湖泊纵横遍布,重重相连。作者站在岸上,观望湖景,只见水中长满了莲蓬,高高低低,参差不齐,错落有致。上句为近景描写,下句则为远景。雨过天晴之后,青山经过雨水的荡涤显得格外青翠,就在这青山掩映之间,有几只白鸥翩然而飞,显得格外的洁白。杜甫说“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写的就是这种色彩明艳,而对比强烈的景物,张先虽无意对比衬托,却也给人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两句,引出人事活动,写水天一色,相互交融的情景。
  江南的风景任多少人多少笔墨都是写不完、道不尽的。谢朓称金陵是“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还赞美它“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杜甫感慨“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仅以“好风景”三字,就囊括了秋日江南所有的美。韦庄说,江南的“春水碧于天”,有着“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的盎然生机。李煜梦中的江南是“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正因为往日种种的美好,才衬托了今日无限的凄凉。他还说,春日的江南是“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秋日的江南则是“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多少繁华,多少悲哀。白居易描述春日的南湖是“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多么清新明丽。杜荀鹤称吴地是“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一语道出苏州的特色。柳永则说,江南是“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山水迢迢,连绵不绝。苏轼行舟所见的是“鱼翻藻鉴,鹭点烟汀”,展现出了七里濑的优美景色。王禹偁说得好,“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即使是被阴云阴雨笼罩下的江南依旧是美丽的,依旧是一个梦境。

  生活美
  江南多水,也多画船游舫。人们于湖中作乐,亦别有一番情趣。韦庄说,江南“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江南的春水比蓝天还要碧蓝,纤尘不染。江南人的生活也是诗意的,他们在画船中静听潇潇细雨声,何等闲散自在。作者写人事,只选取听雨而眠这一活动,既符合江南多雨的特点,也写出江南人生活之潇洒悠闲。李珣在《南乡子·山果熟》写道:“木兰舟上珠帘卷,歌声远,椰子酒倾鹦鹉盏。”描写船上宴饮场景。木兰舟上卷起了珠帘,歌声从中传出,悠扬清亮,飘到了远方。船中杯盘狼藉,美酒醇香阵阵袭来,与歌声一起飘远。“木兰舟”使人想见舟的华丽,以及舟中人的美好品质修养;“歌声远”没有直接刻画歌声之美妙,却使人如闻遏云绕梁之林籁泉韵,使人如见词人陶醉欣然的神态;“椰子酒倾鹦鹉盏”则是作者船头所见的情景,将船中人把盏对饮的欢快场面,准确地描摹出来,富有余音缭绕之佳趣。皇甫松说,“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梦中的江南在梅子成熟时会有绵绵不断的细雨,然而,这潇潇春雨并不使人厌烦,它催熟了梅子,还为人间带来了诗情画意。在雨中,泊船吹笛,潇潇的雨声伴着悠扬的笛声,一直飘到很远的地方。在这里,作者选取了江南典型的梅雨,并紧扣江南多水的特征,描绘了一幅十分清幽恬淡的画面。结句“人语驿边桥”,为画面加入了人物及感情,使得全词内容更加丰满。
  白居易在回忆苏州的生活时,写道“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苏州有当年吴王为美人西施修建的馆娃宫等风景名胜,也有名叫“竹叶春”的美酒佳酿,更有能歌善舞,温婉清丽的苏州女子,她们的舞姿曼妙轻盈,令人联想到在风中沉醉的芙蓉花。这两句以对偶之笔,极其简洁地勾勒出苏州的旖旎风情。“春竹叶”之“春”字为形容词,与“醉芙蓉”之“醉”字相对应,刻画出酒之香醇,令人沉醉。“娃”,美也,本义是美女,如西施就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建的房子叫“馆娃宫”。白居易这样写,就是出于对西施这位绝代佳人的联想。
  俞国宝描写春日人们游湖景象时说“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作者选取了春日最具生机与活力,而又热闹喜庆的“红杏”、“绿杨”作为游乐的背景,点染出一幅花红柳绿、春意盎然的西湖春景图。“红杏”在诗词中是最不“安分”的,它不甘锁于高墙院落,而“一枝红杏出墙来”,它更喜爱热闹,“红杏枝头春意闹”。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吹箫击鼓,那场面就显得愈加热烈。“绿杨”相比之下就“安静”多了,不过绿杨下是荡秋千的年轻女子,她们欢快地嬉笑着,再加之衣袂飘飘,这个画面也倏地喧腾起来。这两句所写景物色彩明艳,气氛热烈,如果说“绿杨影里秋千”句,只是轻点出游乐女子,那么“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厌髻云偏”两句则算是浓墨重彩的刻画了。这如云的丽人,在红杏的映衬下,在绿杨的烘托中,更显风姿绰约,袅袅娜娜。作者抓住了西湖游春的热点,浓墨渲染,为读者提供了再造想象的最佳契机,词人旺盛的游兴,也借此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人们富足安定的生活,有赖于江南的地理条件。阮元称吴兴“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柳永称杭州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些都是江南人们诗意潇洒生活的客观条件。

  人物美
  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中的采莲少女,衣着“窄袖轻罗”,还“暗露双金钏”,不仅可见其绰约丰姿,而且富有一种含蓄蕴藉之美。她的容颜映照在水面上,娇美妍丽,可以跟水中的荷花影相争艳。她摘取一朵藕花,如此一比,更觉人面似花。可是,莲梗断时,有很多藕丝,越扯越多,直至交织在一起。这缠绵不绝的藕丝唤起了她心中的情愫,真是“斩不断,理还乱”。“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两句通过采莲女子的一系列动作,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得十分真实。“芳心只共丝争乱”句刻画的就是人物内心的矛盾,“芳心”是指姑娘的美好心灵,这里偏指关于爱情的美好情怀,这情丝本来就难理清,谁知又有难以扯断的藕丝来“雪上加霜”,她的心情就更加纷乱了。作者信手拈来,由人物的外表而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可见可感的藕丝之乱拟无形的情丝之乱,构想绝妙。
  晏殊说“越女采莲江北岸,轻桡短棹随风便。人貌与花相斗艳。流水慢,时时照影看妆面”。描写了采莲女在江边采莲时优雅的身姿和温婉的风情。作者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刻画出少女们艳丽的容颜,以及她们因情爱萌动而产生的不安与烦躁。皇甫松说“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写的是采莲女子看到爱慕的男子时,内心的感情不可抑制,无意之间就拿莲子抛向他。这个动作极具戏谑性、挑逗性,展现了一位纯真、多情、大胆的少女形象。李白说“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若耶溪边的采莲女,隔着荷花相互谈笑,相互嬉戏,人面与荷花交相辉映,都是清水芙蓉,一个多了几分灵动,一个多了几分天然。荷叶青翠欲滴,荷花仪态万千,荷风清凉幽香,这在中美丽的环境之下,采莲女也一定是清新脱俗的。
  韦庄说,“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月亮有多美,江南女子就有多美。她的面容白皙如皓月,撩袖盛酒时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江南女子的典型活动是采莲,在水的滋养下,个个出落得楚楚动人。而作者偏偏选了一个当垆卖酒的女子,一个纯朴、普通的女子尚且都如此美丽,江南不愧为佳丽聚集之地。然而无论多美,那只是别人口中的江南,作者所思念的还是自己的故乡,或许是“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那个美人。如花美眷怎抵得住似水流年,她所在的那个地方,始终是一根长长的线,牵着诗人自己。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