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预测:贴在墙上的咖啡(2)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4-06-06 06:49:36 整理:一品高考网

  我们国家做个什么善事都要当项目来做,别的国家却让这种善行成为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或习惯.
  能够把自己和别的人在更深的层面联系在一起的,绝不是那些可以轻易贴上的标签。人和人之间,不是上过同一所学校,来自同一个城市或国家,有同一个星座或血型,就能彼此喜欢。能够维系彼此的,是同样的信仰、准则和价值观。
  接下来,希望还能有待用书包、待用雨伞等其他形式参与进来,待用的东西能更多,献爱心的形式也能更多。参与的都是真心想去帮助别人的人。
  4、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一个高尚的人:
  常见的捐助动机有如下几种(可能同时兼有几种动机):①完成任务;②投资,荣誉、信用或政治投资,广告。宗教信仰中关于来世和报应理论驱动的捐助也可归入此类;③同情,捐助者看到悲惨的景象后,为了消减由同情心或联想自身所引发的紧张不安感,或者为了保持长期教育所形成的道德规范而进行捐助。这种捐助在精神上是被迫的,例如面对街头幼儿、畸形人或衣着整洁人士的乞讨。④、低俗精神欲望:如通过窥视别人的贫穷和悲惨来获得某种精神刺激,或者希望通过捐助获得一种高高在上的虚荣,践踏对方人格尊严。⑤高尚精神欲望:这种高尚的精神欲望在于通过帮助和影响别人来更好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例如此类人认为,帮助了1000个人的人生比帮助了10个人的人生更有价值。与“同情”动机不同,这是一种更主动的,更纯粹的捐助,但也是一种经常被神秘化的,经常被误解为“无私”的行为。
  当援助者的帮助对受助者的生活产生影响,使得他们的生活变好时,援助者内心深处能够感受到一种人生的丰盛,人生价值的增长,这种精神满足的一种表现就是我们常说的“助人为乐”的快乐。这种助人的快乐来自于人生价值的增长,在这里,人生价值的增长主要来自两个关键点的达成:A,结合--援助者的行为与受助者生活的结合;B,结果--援助者的行为使受助者的生活变好。可见,对于此类动机的捐助,看似“无私”,但仍然是利己的,不过这是高尚的,令人尊敬的利己。他们不求感恩报答,但是他们希望能够确认自己的努力与受助者的生活实现了结合,并且最好达到改善后者生活的结果,因为这就是这些捐助者的动机和利益之所在---更好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只有“无我”的人才能达到最高的无私。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