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浙江省瑞安中学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3)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4-11-03 15:43:16 整理:一品高考网

盖弟既不得志于时,多感慨;贫复不任贫,病复不任病,故多愁。愁极则吟,故尝以贫病无聊之苦,发之于诗,每每若哭若骂,不胜其哀生失路之感。予读而悲之。大概情至之语,自能感人,是谓真诗,可传也。而或者犹以太露病之,曾不知情随境变,字逐情生,但恐不达,何露之有?且《离骚》一经,忿怼之极,明示唾骂,安在所谓怨而不伤者乎?穷愁之时,痛哭流涕,颠倒反覆,不暇择音,怨矣,宁有不伤者?且燥湿异地,刚柔异性,若夫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是之谓楚风,又何疑焉?               (选自《袁宏道集笺校》)
    [注释]①的然:鲜明的。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视今之文士矜重以垂不朽者    视:看
 B.既长,胆量愈廓                廓:广大,开阔
 C.文欲准于秦、汉                准:遵循,遵照
 D.尚不能不以粉饰蹈袭为恨        恨:遗憾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然予则极喜其疵处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B.不效颦于汉、魏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C.故尝以贫病无聊之苦       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D.予读而悲之               不知东方之既白
19.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饱含感情的笔调为弟弟小修的诗作序,指出小修诗作的价值所在,进而引出并阐述自己“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创作主张。
    B.第二段以今之诗文不传与民间歌谣可以流传的判断,大胆批判近代蹈袭的习气,末段以《离骚》为例,连用反问,证明情至之语的重要。
    C.作者认为秦汉文、盛唐诗之所以了不起,就在于他们对前人的超越,而小修诗“多本色独造语”的瑕疵之处恰恰就是一种创作上的亮点。
  D.作者认为坎坷的经历造就了小修与众不同的性格才情,他把贫病无奈的苦楚抒发于诗,这些诗是真情流露,虽然不雅,却可以流传于世。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的然以豪杰自命视乡里小儿如牛马之尾行而不可与一日居也泛舟西陵走马塞上足迹所至几半天下而诗文亦因之以日进。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3分)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
(2)(4分)而或者犹以太露病之,曾不知情随境变,字逐情生,但恐不达,何露之有?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2—23题。(7分)
渡青草湖
[南朝]阴铿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
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
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
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
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注] ①青草湖:在湖南岳阳西南,是洞庭湖南部水域的一部分,湘江、汨罗江谁由此汇入洞庭湖。②阴铿:南朝诗人。曾仕梁、陈两朝,经历了政权迭变。③溜:水流的样子,这里指涨水。④茅山:在江苏省句容县东南。山有华阳洞。相传汉代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得道成仙。⑤讵:岂,怎。
22.“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中“逗”“息”二字用得极妙,请简要赏析。(3分)
2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三)古诗文默写。(6分)
2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
   (2)               ,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3)寻寻觅觅,           ,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4)其容清明,             ;其气栗冽,             。
   (5)             ,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四、作文(60分)
25.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如果你一直向上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上面。
请结合语意,以“视角与位置”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 字。④不得抄袭。


瑞安中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10月月考
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A(B.胼手胝足zhī C.秸秆jiē D.应验yìng)
2.B(A.拴在墙角 C.暗无天日 D.凑合)
3.D(A.颤抖:哆嗦,控制不住地抖动。这里只需要表现树叶儿的震动,选用“颤动”更合适。B. 穷家富路:在家可节约开支,出门却宜多备盘缠。此处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C.显然:显而易见地。与后半句的文意不连贯,应改为“固然”。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D.如火如荼:像火那样红,像荼(茅草的白花)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语本春秋《国语·吴语》),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
4. C(A.语义重复,“可能”“疑似”重复;B.主宾搭配不当,“种种迹象”“是”“重大事件”;D.句式杂糅,“对于……问题上”杂糅了“对于……问题”和“在……问题上”两种句式,应改为“对于建设安伊高速铁路二期工程问题”或“在建设安伊高速铁路二期工程问题上”。)
5. C
6.(6分)(示例)这是一双布满褶皱、老茧,伤痕累累的78岁老人的手。岁月沧桑的雕塑,一双数过无数煤饼的大手,捧出了金子般的心,献出了无私的爱,生长出了心灵的温暖,为生活增添了希望和信心。(对“手”的描述2分,运用两种修辞2分,揭示画面内涵2分,共6分。)
7.参考答案: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首过半。(4分。“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首”、“过半”各1分。超过字数,扣1分)
8.参考答案:
边塞诗是大漠沙场的一弯冷月,清远而瑰奇,黄沙、雪峰、烽火、弓刀,豪情填膺。
送别诗是陌头江边的一株杨柳,温柔而妩媚,古道、轻舟、晓风、残月,愁绪满怀。
(4分。比喻1分,意象例举恰当1分,句式1分,语言表达1分)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