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第二外国语学校2016届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2)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5-10-19 15:26:44 整理:一品高考网

13.《中国现代化》一书记载:“民国元年后出现的几百家报纸、几十家学术或政论性杂志,以及十几万所大小学校,不仅使知识分子在数量上猛增,而且为他们提供了更为独立的职业(例如教师、记者)、社会地位和更大的社会流动可能性。”这反映了民国成立后
A.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        B.报纸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
C.报纸实现了专门分工         D.知识分子队伍壮大,地位提高
14.美国学者R.R.帕尔默的著作《现代世界史》写道:“如果一个人的曾祖父早年把土地出租,收取固定的货币金额地租,他的收入实际上是下降了些。但是那些从佃户那里接受实物地租(如若干葡氏耳小麦或大麦)的人,或自己经营地产者,就能按现价出售他们的实际农产品,从而增加自己的货币收入。”由此可以推断,新航路开辟后
A.西欧市场的金银价格不断上涨       B.西欧开始出现社会分化
C.商业革命推动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D.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实力上升
15.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曾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并最终获胜,夺取了海上霸主地位,建立了海权——贸易——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模式。英国对荷兰的胜利主要得益于当时英国
A.社会制度的优越     B.商业贸易的成熟    C.手工业的发达      D.工业革命的成果
16.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联系加强      B.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产生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
17.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普通出现始于
A.18世纪中后期      B.19世纪前期      C.19世纪中后期     D.20世纪前期
18.“胡佛用不赞成的眼光看待任何大规模的政府干预,深信那个带来了萧条的商业周期也将会带来繁荣,并且深信一旦恢复了经营的信心,复苏就会开始。他的政府确实采取了行动……但是胡佛不肯继续朝前走。”下列符合胡佛政府“行动”的史实有
①签署紧急救济法 ②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 
③扩大公共工程项目 ④成立复兴金融公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罗斯福总统在就职典礼上发表演说:“我准备在宪法所赋予我的职责范围内,提出在一个危难的世界中,一个危难的民族所需要采取的各种措施。这些措施,……是我在宪法权限之内力求迅速实施的”。下列不属于“这些措施”的是
A.推行财政紧缩政策                 B.鼓励农民减耕减产,帮助农业复苏
C.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
20.“在制定的总政策的范围内,国家将生产的各项物品的数量,国民收入中有多少用于生产投资,有多少用于日用消费品的生产,所有级别的工人应收入的工资数量,以及各种产品应以何种价格进行交换等所有经济决策都由上级决定”。这种经济情况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相关?
A.罗斯福新政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D.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1.下列关于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提出了“新边疆”和“伟大社会”施政纲领
B.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执政时期,英国信奉凯恩斯主义
C.战后初期,英、法、美政府干预经济都是实行工业国有化
D.战后初期德、日都推行统制经济,后来逐步建立起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
22.读下图中曲线,能够正确反映1980~2000年美国联邦政府收支差额(正数表示盈余,负数表示赤字)变化趋势的是
   
温州第二外国语学校2016届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6 
 
23.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24.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           B.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           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
第II卷非选择题部分(共52分)
25、(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文帝说:“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宋代李觏说:“民之大命,谷米也;国之所宝,租税也。”
材料二 :“包干到户这种形式,在一些生产队实行以后,经营方式起了变化,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但是,它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基础上的,农户和集体保持承包关系,由集体统一管理和使用土地、大型农机具和水利设施,接受国家的计划指导,有一定的公共提留,统一安排烈军属、五保户、困难户的生活,有的还在统一规划下进行农业基本建设。所以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 《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材料三:不仅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没有解决好苏联的农业问题。就是勃列日涅夫经营了十多年后,苏联的农业生产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苏联的国民收入约相当美国的66%(按苏联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而它的实际军费开支却比美国还要多20%。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