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作文布局的七种模式(2)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5-05-12 07:30:03 整理:一品高考网

三、诗句式
  这一式对记叙、议论两种文体都适用。它指的是用若干有针对性的诗句或名言,支撑起整篇文章的框架。比如2008年安徽卷满分作文《带着感动出发(忘不了)》,作者选取海峡两岸的华夏儿女作为抒写对象,深切表达了因感念大陆、思恋故土、心怀感动而出发的美好情怀。在“我要回家,越过浅浅的海峡,带着感动出发……”一语的统领下,分写的内容都以诗句发端:
  A.“听说北方有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才能将他唱响,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
  B.“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头一望已雪染白头。”
  C.“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如此处理,整篇文章扣题紧密、脉络清晰,而且底蕴丰富,容易获得阅卷教师的好评。
  【运用指南】
  “诗句式”方法更适用于有一定文学积淀的考生。在具体的运用中,所选用的诗句要切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或是要巧妙过渡以使诗句与文意相关联,决不能使二者相割裂。比如上面的例文,在写思恋故土的游子时,引用余光中《乡愁》中的诗句(“后来啊,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就非常贴切,尽管只是一句诗,已画龙点睛地提升了整篇作文的品位。例子有很多,比如可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写思亲主题的文章,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写自信主题的文章,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写友情主题的文章,等等。考生可在日常的复习中多做归纳,以备考场之需。也要注意,用得烂熟的诗句尽量少用,因为它可能会导致文意陈旧,不易生新。

 四、比喻式
  这一方法很简单,就是将题目拓展为若干个比喻句,以这些提纲挈领的比喻作为通篇骨架,再充实成文。比如2007年江西卷满分作文《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开篇扣题,亮出观点:“寒窗十载,从小至今,语文一直是我最喜爱的一门学科”,接着主体部分则巧妙地将主旨句一分为三:
  A.语文是一本日记,记载着我的成长经历;
  B.语文是一部交通工具,载着我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C.语文是一部历史片,带着我穿越时空,驰骋古今。
  三个比喻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透露出语文对作者的熏陶与感染,表达出对语文的热爱之情,条分缕析而不失轻松地诠释了“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这一题旨。
  【运用指南】
  如果想采用这种方法,动用你以前做造句练习时所形成的储备就已经足够。这里再介绍一个拟出比喻句的好方法:先抛开本体(如“语文”),设定几个自己熟悉的喻体(比如球赛、电影、流行歌等),再把喻体与本体相钩连——比如,“语文是一场精彩的足球赛,让我在做完枯燥的数理化后得到全然的放松”;“语文是一场经典的电影,美伦美奂,意味幽长,让我品味不尽”;“语文是一曲曲动听的流行歌,永远流淌在我心中”……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如果一开始硬想“语文像什么”,可能绞尽脑汁也无所得,不妨逆向思维,尝试一下上述技巧。考生可以在闲暇时间里多观察,多思考,试直接援引生活中的物象做比喻,在考场上自然而然能顺利造出比喻句。会写比喻句,“比喻式”作文自然不难了。

五、倾诉式
  这一式适用于以叙事、抒情为主的作文。根据题目限制和表达需要,选取特定的对象进行倾诉,读来往往能感动人心。比如2007年江苏卷有篇满分作文《怀想天空》,很有代表性。文章深入剖析“民族魂”鲁迅的“天空”,所写材料分别由深情的呼告句领起: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