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山东高考历史试题评析:引领 创新 固本(3)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06-09 20:52:20 整理:一品高考网

  (2)史料类型的多样性。今年试题史料的来源类型多种多样,非常丰富。有严肃的正史史料,如《周礼·考工记》、《汉书·食货志》,也有富裕生活气息、形式活泼的史料,如纽约某报纸的《船讯》、杜邦公司发展史料等。有政府档案史料,如《奏定大学堂章程》《孙宝琦致清内阁电》等,也有民间喜闻乐见的文学史料,如话本《拗相公》。整份试卷可谓严谨而不失活泼,很好地体现了历史资料的丰富性。
  (3)史料具有生活化的特点。例如第29题杜邦公司的材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考生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很多产品,很多和杜邦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拉近了试题与考生生活的距离。第35题的宋代话本材料,非常口语化,生活气息浓郁。这些材料在试题中的使用,凸显了历史新课程的生活化理念。
  2、新史观新视角
  试题不拘泥于教材对历史知识的表述,重视引导考生用多元视角去审视和解读历史事实。
  (1)从多元视角去考察历史。如第28题第(2)题京师大学堂专业和课程设置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考生运用革命史观可得出“以经学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不利于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的结论,运用现代化史观则得出“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结论。思维的发散性,答案的非唯一性有助于考生的个性发挥,有利于对考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从社会生活史的角度理解历史。如第15题以一则报纸的新闻通讯考查了1787年宪法的相关内容,第35题则以宋代话本为材料考查了王安石变法的史实。
  (3)从微观史学的角度审视历史。试题从宏观着眼,微观着手,知微见著,如中国传统文化模式表现为以“礼”为中心的一系列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它渗透到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第9题以《周礼·考工记》对周王城形制的规定,考查了考生对“礼”这一思想的掌握情况。第10题以《汉书·食货志》中一则西汉政府的禁令入手,考查了重农抑商这一在中国古代一以贯之的宏观经济政策。最为典型的是第29题,它以美国杜邦公司的发展为线索,系统考查了自工业革命以来至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
  (4)从全球史的视角,将历史事物置于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如第16题将李贽思想和人文主义思想放在15-16世纪中西方都出现思想解放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比较分析,第37题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对中国抗战面临的国际形势的预测切入,考查了二战前苏美英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形势。

 三、引领
  1、试题客观上对中学教学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试题涉及儒家“礼”的思想、重农抑商政策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特点、五四运动的影响、人民公社、美国1787年宪法 、西学东渐、中体西用思想、甲午战争、洋务运动、中国现代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经济全球化、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等都属于历史课程的主干知识,考查内容在选材上不偏、不怪,都是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知识,突出了考查的基础性。同时,试题所考查的知识以教材为依托,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属于课程知识而非单纯的教材知识,避免了考生靠死记硬背去答题。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