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各二级学院、各专业简介(13)

来源:莆田学院 发布时间:2020-04-15 11:06:41 整理:一品高考网

新工科产业学院树立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的工程教育理念,以产业需求为牵引,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创意、创新、创业、创造的“四创”融合能力,强化学生快速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技术水平高、工程技能强、应用面向宽、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各专业均按“新工科模式”培养,对接前沿技术和应用案例,植入企业深度参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四年学习期间到企业工程实训和项目实习的总时长不少于一年。

毕业生重点就业领域:电子信息新兴产业链上下游、智能制造(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电子商务等。

软件工程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是一门基于软件工程技术,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实用及高质量软件的学科,它涉及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软件标准及评估、软件设计模式、软件测试及维护等方面。在现代社会中,电子邮件、嵌入式系统、人机界面、办公系统、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APP、游戏等典型软件都需要借助软件工程技术得以实现。

本专业培养适应计算机和软件产业的发展,具备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云计算系统部署、项目设计、应用开发、设备调测及配置等专业技能,具有用软件工程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来分析、设计和实现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能力,毕业后能在IT行业、科研机构、企事业中从事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开发和研制的高级软件工程技术人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主干课程: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组成基础、数字电子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二年级开始分两个专业方向:软件工程方向(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项目管理等);云计算方向(Python编程基础、LINUX系统与应用、并行体系结构与编程、分布式与云计算等)。大量的实训、实习等企业直接参与的实践教学环节。

毕业生(软件工程方向)适宜在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程序设计、办公自动化处理、计算机安装与维护、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和专业服务器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软件测试与开发等岗位担任开发工程师、系统分析设计工程师 、软件项目配置管理员、文档编写工程师等工作。

毕业生(云计算方向)适宜在电信、互联网、信息技术、物联网及行业信息化等各领域负责云计算开发、应用及服务项目的实施、管理、系统分析、软件架构和开发等相关工作,能胜任在互联网云服务、网络组建与维护、行业信息化集成等领域从事架构工程师、测试工程师、云计算安全工程师、云计算运维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等岗位工作,也可从事云计算技术监理、销售总监、售前技术经理等市场及营销岗位的工作。

物联网工程专业

物联网工程是将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宇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的智能化器件,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通过各种无线或有线的长、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及应用集成,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决策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性“管、控、营”一体化。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分析设计及应用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能力,具备计算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人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主干课程:物联网工程导论、信息与系统、通信原理、程序设计基础(C、C++)、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及实验、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单片机原理及接口、传感器原理及应用、RFID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应用等。大量的实训、实习等企业直接参与的实践教学环节。

毕业生适宜在物联网技术和业务相关的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研发、制造、系统集成等工作;适宜在物联网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射频技术、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规划、设计、开发、管理与运行维护等工作,也可到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健康医疗、工业监控及国防工程等国家战略产业从事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等工作。

智能科学与技术

智能科学与技术(俗称人工智能)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以及如何让计算机完成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即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等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人工智能被认为是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还有基因工程和纳米科学)之一。本专业涉及到计算机科学、数学、信息论、控制论、心理学、哲学和语言学等学科,涉及机器视觉、生物识别(人脸、指纹、视网膜、虹膜、掌纹)、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应用领域。

本专业培养掌握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和技能,适应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生态意识和工程伦理意识,能在人工智能相关研究、开发和应用领域,胜任人工智能系统和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应用、运行维护、质量控制和管理等工作,具有专业特长和研究、开发、应用专长的设计师、架构师和工程师。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主干课程:人工智能导论、软件工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离散数学、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及实验、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数据库原理、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机器感知、智能控制、自然语言处理和理解。大量的实训、实习等企业直接参与的实践教学环节。

毕业生适宜在智能软件、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无人机、智能医疗、视频图像识别、智能语音交互与处理、智能家居、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等智能化产品的企业从事产品设计研发、试验分析、检验检测、集成应用、经营管理等工作。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研究以数据为本质的新一代革命性、颠覆性的信息技术。数据正成为最重要的资产,而数据分析能力也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数据技术对大量、动态、持续的数据,通过运用新系统、新工具、新模型的挖掘,获得具有洞察力和新价值的增值成果。

本专业培养以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为基础,具备工程、经济、金融、物流、商贸、管理等相关学科的领域知识,能推动并引领未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在各领域的深入应用,具有运用统计方法、数据库技术和SAS、SPSS、R等语言和工具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分析、挖掘与开发、业务数据建模等能力,能在大数据、咨询、金融、数据分析、电子商务、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对数据进行分析、开发、挖掘和处理的数据分析师、系统架构师、软件工程师。

学制:四年。

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