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人物:萧季驹博士 阅读答案

网址:www.gaokw.com 时间:2012-11-01 整理:高考网
杰出人物:萧季驹博士 阅读答案

来自内地,自强不息于香港
  早在1962年,萧季驹博士便入读南开大学,于1976年毕业。1976年,他从内地来到了香港。可是到了香港,在“港英”政府统治时期,内地大学生的学历不被承认,往往受到歧视,必须重新摸索生活道路。
  在困难面前,他曾一度迷惘,幸好及时调整心态,积极去面对,去求索。他先进入一家公司打工。由于学历不被认可,加之来自内地的背景,他的待遇被人为压低。
  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原因,让萧季驹博士来到香港的初期曾经一度学无所用。不过在他心中,他仍然觉得自己还算幸运。他说:“我的很多校友,毕业后。往往迫于生活压力最终改行了;而我则比较幸运,有机会继续读书。”1978年,他决定继续读书,藉以提升自我。此时他已年届33岁了。
  年轻人总是爱幻想,充满理想主义,萧季驹博士也不例外。他笑言读书的时候,盼望着有朝一日在学术界能有所建树,有所发明。不过,在生活面前,人人都得现实。读完所有课程后,他的想法是当一名中学老师,于三尺讲台,过稳定生活。1980年他以一级荣誉学士毕业,留校做研究生,继而又攻读了博士生。
   立足讲台,心系教育发展
  他在港大4年、城大25年,服务教育界30年左右。任教期间,萧季驹博士始终不停地钻研学科问题,治学严谨,勤勤勉勉。
  除了执着勤勉于教育界外,多年来萧季驹博士一直都非常关心高校教育的发展。他说:“目前,很多学校都在争取教育界的国际排名,但是作为大学,不能仅仅以发表的学术文章的数量为排名标准,真正好的大学要以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
  看得出,对于教育的认识,萧季驹博士将学以致用和对社会的贡献放在了重要位置。同样,对于当今困扰教育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他也提出,毕业生要调整好心态,准确定位。他说:“高校扩招后,每年都有好几百万大学生涌入社会,像北大、清华的,找工作应该不难,但是一些普通高校的,往往高不成低不就,必然成为就业难的关键。”
  不难看出,萧季驹博士看到了问题的症结。社会进步致使人才的需求增多,高校教育的发展要跟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相协调,也就是说,社会要为毕业生提供足够的岗位,就必须有足够的经济动力。如果社会发展跟不上教育扩招的步伐,便会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形成一种社会问题。
   博览群书,人生无限精彩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身为一名耕耘物理系二十余载的资深教授,萧季驹博士不但于本专业的研究精湛,而且非常热衷于博览群书,于不同的领域中撷取更多的人生智慧。除了阅读之外,萧季驹博士另一个工作之外的享受便是音乐,正如他所言,“这些可以说是我的灵魂,我始终认为,知识分子的使命在于思想和创新,追求真善美。我们讲话都往往不是为了利益,而是基于良知。”他不无感慨地说:“知识分子不应该只是发挥锦上添花的作用,应该是对社会问题提出深刻的思考,起到振聋发聩的舆论领袖的作用。”诚然,社会需要现代物质文明,也同样需要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史社会进步的“双脚”,缺一不可。
                                          (选自《杰出人物》,2010年第12期)
(1)下列对这篇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准确的两项是(5分) (    )(   )
  A.萧季驹当年来到香港后,进入一家公司打工。由于来自内地及学历低的缘故,他的待遇被人为压低。
本文标签:杰出人物:萧季驹博士 阅读答案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