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七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试卷(5)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4-01-02 17:28:31 整理:一品高考网

但豫让在那时,竟连一句开导主人,使他醒悟的话都没说。看着智伯的危亡,就像越人远远地看着秦人的肥瘦一样。袖手旁观,坐等成败,所谓国士的报答竟然能像这个样子吗?直到智伯已死,豫让才压抑不住愤怒的血气,甘心情愿地加入刺客的行列,这有什么可以值得称道的呢?有什么可以值得称道的呢?虽然这样,用国士的标准来评价豫让,豫让的确是担当不起的了。可是同那些早晨还是仇敌,晚上就变成了君臣,厚着脸皮自以为得意的人相比,他们又都是豫让的罪人了。唉!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1)描写了诗人读书、饮酒、竹林漫步、卧榻看山等生活画面,表明诗人喜欢过一种不问世事、超然物外的隐逸生活。(“生活场面”答全1分,“生活态度”2分)
(2)这两句诗表面是说本来知道上天另有一种心肠,不把英雄衰老当一回事,(1分)实则是对统治者不重用人才,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1分)在语意上与上文相反,收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在感情上饱含讥讽和悲愤,动人心魄。(1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CD(项玛丝洛娃并没有认出聂赫留多夫;D项克洛德将爱斯梅拉达交给了隐修女居第尔看管,然后去找军警。)
8、答: 聂回到库兹明斯果耶庄园,决定不再亲自经营土地,而是把它廉价(比周围一带的土地租金低三成)租给农民。 (2分)现在他在从姑姑们名下继承的庄园里,(1分) 他决定放弃土地所有权,把土地交给农民,只收取租金,而且租金由农民自己支配,用于公共事业。(2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1).同:该说的话一定要说,不该说的话不能说。(1分)异:孔子所说的“失”,是属于智慧问题;(1分)孟子所说的“言”,是属于道德问题。(1分)
(2)没有根据的话,不经求证就传给他人听,是失德的,不符合正义的。(2分)君子只说该说的话。(1分)
【参考译文】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士人不该说话的时候说话,是用言语来套取人;该说话的时候不说话,是用沉默来套取人,这些都是钻洞爬墙的小偷行为。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0、D(谈篆刻艺术的内涵,而非作用。)
11、C(A.自六朝起而非唐代;B.“扩大了印章的权信效力”于文无据;D.“以此说明中国印章到明清已经发展到了巅峰”于文无据,只能说明印章与书画的关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2、①最初作为一种抑印纹饰和标识出现在古陶器上,可以看作是一文化征象;
②后因其天赋的权信功能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角和极权制度的管理工具;
③六朝起与书画结缘,展示独特的文化艺术品质,并形成专门的学术体系——“印学”。
(3分,写出一点得1分,写出三点得3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13、AC(A项用短句连续发出疑问,语气急促,表现出人物对钱的关注和急迫的心情;C项小说以“一袋美元”为题目,“一袋美元”是全文的行文线索,小说以此展开故事情节。)
14、 对待病人“不冷不热”,对待工作敷衍塞责(2分),对待金钱充满热情、渴望占有,是个典型的拜金主义者(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顺序颠倒不扣分)  
【解析】题干中要求“从情节发展的先后进程中,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这就把人物性格的概括放在情节发展之中。人物的性格是在情节推进中不断展示出来的。故事开头,医生对病人“不冷不热”,一边提问一边玩填字游戏,不检查就要求病人承认得了精神病,这是他对工作的敷衍塞责;等到听到病人捡钱后,他就两眼灼灼闪亮,可见他对金钱的渴盼。
15、示例:①使情节更加曲折。最后才点明上文中一直在谈论昀美元其实是子虚乌有的,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生波澜,耐人寻味。 ②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医生为了这“一袋美元”,没有听完病人的话,就跑出了医院,这一安排让读者对医生的拜金主义性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③使小说的主题更为深刻。小说中的“大夫”本是给人诊治精神病的医生,但是在金钱面前,他丧失了理智,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病态的人。作者用这一夸张的情节强烈地讽刺了他,进而批判了金钱至上的社会现实,促使读者深入思考。④使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医生利欲熏心,忘记了面对的是一个病人,急着要去找那一袋美元,而病人讲述的过程恰恰是病人的病情,而且常做这样的梦,这就在情理之中了。(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满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解析】探讨小说的写法,可以从小说的不同角度来谈,从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多个角度深入思考,探究小说局部对情节的曲折、人物的生动、主题的深入所起的作用。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1)倚马可待。(1分)
(2)“湖”改为“醐”。 (1分)
17、A.(“拘谨”侧重小心,是形容词。“拘束”侧重受限制,是动词。“谦让”形容谦虚地不肯担任,不肯接受或不肯占先。用于平辈之间。“谦恭”形容谦虚而有礼貌。用于晚辈对长辈非常恰当。“狂妄自大”和“不可一世”都形容自高自大,瞧不起别人,而“不可一世”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语意更重,此处用“狂妄自大”更准确。)(2分)
18、(2分)③⑦
19、参考答案:
参考1、研究生竞聘环卫工,学历“高消费”是社会资源浪费。首先,硕士的知识结构与环卫工的职业需求并不对接,为了编制而放弃多年所学,是知识和人才浪费,也是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其次,研究生为了追求编制这个“铁饭碗”,体现了就业的盲从心理,是社会创新创业的动力损耗。因此,要合理配置社会劳动力资源。
评分标准:观点句2分;分析4分,至少两点;整体语言表达1分。
以下角度仅供参考,分析略。
参考2、研究生为编制争聘环卫工,是社会体制造成的。(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研究生为了落户、就业和教育保障而选择不对口的职业,编制内外的差异,反映了社会就业稳定性和保障性的普遍缺乏,凸显的是年轻人就业安全感的普遍缺乏。应对事业单位的“编制”做出相应的改革。)
参考3、被编制绑架,注定会让青春褪色。(年轻人应有的敢闯敢拼精神,高学历毕业生更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追求自己的事业理想,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从长远看,编制的稳定性也有可能改变,这种做法看似规避风险,实则面临最大风险。只有练就本领,才是“金饭碗”。)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