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2)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5-04-01 16:38:57 整理:一品高考网

  3、思想上:民本思想、慎用刑法、《唐律》的原则
  4、民族关系:“战而后和”策略、“羁縻府州”设置、安西都护府、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民族团结政策
  5、对外关系:开放政策、大都会、鸿胪寺卿、玄奘取经、兼收并蓄方针、对日本朝鲜影响
  科举制的“利”
  1、政治上: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2、教育上:促进了教育发展,尤其是文学的发展
  3、社会风尚: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4、制度建设上:作为一种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科举制度的“弊”
  1、学科结构看:以儒教思想为核心、为重点,实际上这等同让一个民族“偏科”近千年。“科举”偏文舍理,这一点是很明显的。假如没有科举制度设置的独木桥,或许中国人自由自在地可以象西方社会一样走向文理均衡的道路,最终发展出丰富多彩的自然科学。导致了近代科学落后于西方。
  2、考试内容看:明清的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
  学生的思想和创造意识,选拔出来的多是死读书
  的奴仆而非真正的民族精英了。
  利:
  1、政治上: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他们的行政效率
  2、教育上:促进教育发展,社会重学风气形成。
  3、社会风尚:促成社会上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4、制度建设上:考试选官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相对公正公平
  弊:
  1、明清时期,八股取士,被选举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读书人成了统治者的奴仆。
  2、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人生观和偏重社会科学,忽视自然科学的考试制度)
  “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1、政治上;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
  2、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3、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科技取得较大进步
  4、文化上,私学兴起,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
  影响:1、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诸子百家的学说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
  古代中国科技发达的原因和明清落后的原因?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一)发达原因:1、政治上长期统一局面
  2、经济上,农耕经济繁荣
  (二)落后的原因:
  1、经济上,小农经济限制了对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科技发展缺乏社会和生产需求的动力
  2、政治上,君主****的束缚,阻碍科技进步
  3、思想上,教育上八股取士,忽视自然科学的教育,文字狱禁锢知识分子思想,科技发展缺乏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
  4、对外政策:闭关锁国,限制对外交流,阻碍进步
  5、文化传统上,“重道轻器”,轻视科技发展,没有形成严密的科学体系(4大发明看出理论不足)
  东西方科技发展比较:
  1、中:重视经验。西:重视实验
  2、中:重视综合,西:重视分析
  3、中:重视实用,西:重视理论
  4、中:重视服务于农业,西:重视服务于工业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相同点;
  (1)范围上——都属儒学
  (2)主张——都属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3)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4)地位影响——都是古代哲学的重大成就
  不同点:
  (1)对宇宙的构成,分别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2)道德主张,“天理”为行为规范“内心”自修,自省达到良知
  1、中国近现代史
  一、近代中国维护主权的斗争(必修一专题二)
  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必修一专题三)
  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必修一专题四
  四、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必修一专题五)
  五、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必修二专题二)
  六、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必修二专题三)
  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必修二专题四)
  八、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必修三专题三)
  九、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必修三专题四
  十、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必修三专题五)
  十一、人物志(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李四光(选修四单元四、五、六)
  五次侵华战争中的三次战争及影响
  1、‘1840年,鸦片战争——近代史开端,《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半封——(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打开中国市场)
  2、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资本输出为主取代商品输出为主(经济侵略方式改变)(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
  3、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清政府完全变成帝国主义侵华工具
  中国人民的爱国救国方案和斗争
  1、1852—1864年,——农民阶级救国——太平天国运动
  2、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3、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戊戌变法
  4、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辛亥革命
  5、1915—1919年——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6、1921年——1949年——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向西方学习实现近代化的进程
  1、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2、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军事和民用工业
  3、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学习西方君主立宪政治制度(走日本人的路)
  4、资产阶级革命派(孙)——学习西方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度(走美国人的路)
  5、资产阶级激进派(陈李)——学习西方民主制度和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
  6、无产阶级(共产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走苏联人的路)
  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三个历程
  孙中山为维护民主与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
  1、1911年——辛亥革命——****清王朝,建立共和国
  2、1913年——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独裁
  3、1915年——护国运动——粉碎袁世凯复辟帝制
  4、1917年——第一次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维护《临时约法》
  5、1920—1922年——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
  6、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国共合作反对北洋军阀)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