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黄冈市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答案(4)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08-23 10:47:38 整理:一品高考网

六、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在黄冈农村,经常可以看到锯锯的场景。借助锯来加工木材,可以将木料按照需要截切成各种规格木材。人们在锯锯时都有这样的体验:不管是人自身作用力的发挥,还是锯条在木材中运行,总是有“进”的方向,也有“退”的姿态。而正是在这样一种“进”与“退”的变换之中,人们完成了木材加工,满足了生活需要。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B尺牍dóu应读dú;C衣襟jīng应读jīn;D沮丧zǔ应读jǔ,坍缩dān应读tān。)
2. D(A“挨声叹气”应为“唉声叹气”;B“感恩带德”应为“感恩戴德”;C“兴高彩烈”应为“兴高采烈”。)
3.C(A 沸沸扬扬,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扰,议论纷纷。不能形容雪,可改为“纷纷扬扬”;B 间不容发,比喻与灾祸距离极近或情势危急到了极点。不能形容距离小;D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
4.B(A成分残缺,一是“阴险、狠毒和残忍”后加“的本性”,二是“促使林冲性格”后加“转变”;C成分残缺,在“湘西为重点”前加介词“以”。D缺主语,“在梁思成的一生中”应为“梁思成的一生中”。)
5.B(“重义尚勇”“过五关、斩六将”的是关羽,而非黄忠。)
6.C(参照原文第二自然段,就知道这种表述不合文意,不符合作者的观点态度。抗日神剧“彻底”卸下了教育的“包袱”,不但没有教育意义,其罔顾公共理性的本质还有极坏的影响和作用。)
7.A(根据文中“乍一看”可知“剧中体现出的乐观、无畏的精神和非凡的想象力还是有价值的”判断错误。)
8.C(反推错误,“情爱、武打、警匪与色情、暴力、凶杀之间有着内在的共通性”是不可变更的前提。)
9.C(踵:亲到,至,登)
10.B(①是对扁鹊医术《难经》的推崇,⑥体现他艺术的高明,③间接表现仁心,主要体现医术高明。)
11.C(“在徒弟的帮助下”文中无此信息。)
12.(1)不久,(庞安时)已能通晓书中全部内容,时常有自己的新见解,(别人与他)辩论驳诘都不能使他屈服,他的父亲大为惊奇,当时庞安时还没有成年。(“通”“说”“屈”“未冠”各1分,大意正确1分。)
(2)有人曾用与华佗有关的事询问他,(他)说:“医术如此(高明),不是人所能达到的。大概史书的记载是虚妄(或:没有什么根据)的吧!” (“术”“非……也”“妄”各1分,大意正确1分。)
附:文言文翻译
庞安时,字安常,是蕲州蕲水人。很小的时候就能读书,过目就能记住。父亲是位世医,教他学《脉诀》,安时(学完后)说:“这不能够成为治病的依据。”只取来黄帝和扁鹊的脉书研究。不久,已经能够通晓书中全部内容,时常有自己的新见解,与他辩论驳诘不能使他屈服,他的父亲大为惊奇,当时庞安时还没有成年。不久,因患病而耳聋,于是他更加刻苦研究《寻枢》《太素》《甲乙》等珍贵罕见的医书,经史百家凡是涉及医学内容的,没有不能融会贯通的。(庞安时)曾说:“世上的所谓的医书,我基本上都看过,唯独扁鹊的医论比较深奥。所谓《难经》就是扁鹊在书中将其医学要旨隐藏,但是讲述得并不详细,意思是让后人自己从书中去学习领会吧!我的医术就是来自扁鹊的《难经》之中,按照该书所言来诊断病患的深浅,诀断死和生,就像符合到一起一样恰当。而且观察脉象的关键,最重要的莫过于人迎脉和寸口脉。这两脉阴阳相应,犹如两条引绳,阴阳平衡,则以绳大小相等。这都是扁鹊大体开启了诊治这两种脉象的端倪,而我用《内经》等书加以参考,考证研究后得出这种结论。仔细考察病症以后才应用,顺着这个理论然后治病,所有疾病都逃不出这一范围。”他打算将自己的医术告知后世,所以著《难经辨》数万言。药物有的后来增加,古人所不知道的,今人不能辨别的,经过尝试,确有功效的不应该遗漏,(他为此)写了《本草补遗》一书。
庞安时给人治病,大都十有八九痊愈。登门求医的病人,庞安时替他们腾出房间使他们居住,并且亲自察看患者的药物,一定要等病人痊愈然后才让他们回家;那些无法救治的病人,一定如实告诉他们病情,不再为他们治疗。治好了无数的病人。患者持金帛来感谢,(他)并不都收下。
(庞安时)曾前往舒州的桐城,有位民家孕妇恰好临产,已经过了七天但是胎儿还没有生下来,用了许多办法都无效。庞安时的学生李百全家恰好是他家邻居,于是邀请庞安时前往治疗。(庞安时)刚刚看见产妇,就连声说不会死的,并告诉产妇家人用热水温敷产妇的腰腹部,并亲自为产妇上下按摩,产妇感到胃肠一阵微痛,呻吟间生出了一个男孩。她的家人既惊又喜,不知为什么会这样。庞安时说:“婴儿已出胎胞,而一只手误抓着母亲的肠不能解脱,故不是符药所能治疗的,我隔腹抚摸胎儿手所在有位置,然后用针刺他的虎口,胎儿既然感觉疼痛就会立即缩手,所以就立即生了下来,并没有别的方法。”取来孩子观察,右手虎口针扎的痕迹仍在。他的医术就是这样高妙。
有人曾问他有关华佗的事,他说:“华佗医术如此高明,不是常人所能达到的。大概史书的记载没有什么根据吧!”五十八岁时疾病发作,他的学生请求他给自己诊脉,他笑着说:“我已仔细地研究了,而且呼吸出入也是脉象,现在我的胃气已绝,该死了。”于是他不再服用药饵。过了几天,坐着与客人谈话时去世了。
13.鸟无防患之心/自能毕其能事/且扪舌一夜/技痒于心/至此皆思调弄/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者是也/此其独宜于晓也。
附译文:鸟音适宜在早晨听赏,人们都知道这个情况;然而正是它单单适宜于早晨听赏的缘故,人们就没有察觉它。鸟儿防备射猎,没有哪个时候不是这样。过了卯时辰时之后,人们都起床了,人们起了床而鸟就不能自在安宁了。忧虑担心的念头一萌生,虽然想要鸣叫都不能,鸣叫起来也一定没有动听的声音,这是它(听赏鸟鸣)不适宜在白天的原因。早上人们却都没起床,即使有起床的,人数也是寥寥无几,鸟儿没有防患的想法,自然能尽情表现它(善于鸣唱)的本领。况且舌头憋了一夜,心里痒痒的只想一展唱技,到这时都想摆弄歌喉了,所说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情况就是这样,这是它(听赏鸟鸣)适宜在早晨的原因。
14.⑴词人运用了白描的手法(2分),继续描写楼上的见闻。上句写声,形象地描摹了笛声悠远渺茫,若有若无;(1分)下句写形,表现白鸟倏然惊起又翩然飞逝的形态。(1分)
⑵营造出一种苍茫寥廓的意境(2分),寓情于景,“闲”“入”表达了词人出世之情,寄托了词人的隐逸思想。(2分)
15.⑴知来者之可追;⑵鸟倦飞而知还;⑶落霞与孤鹜齐飞;⑷不坠青云之志;⑸水击三千里;⑹神人无功;⑺外无记功强近之亲;⑻乌鸟私情。
16.⑴受到美丽景色的熏陶,心情变得美好舒畅,心性修养也得以提升,进而萌发善念,要同朋友共同分享这份美好。(环境对人的影响,1分;与朋友分享,1分)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