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湛江一中等四校2016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6)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5-10-09 14:33:18 整理:一品高考网

8、C.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的是彼特拉克;A不对,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潮,而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故B不对,题干没有涉及“灵魂获救”的骗局,故D不对;根据题干,财主原本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通过贿赂得以释放,说明是讽刺教会的腐败C符合题意。
9、A.伏尔泰是启蒙时期的思想家,罗伯斯庇尔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家,两者都反对封建特权,主张人人平等。
10、B.解析:由“14-19世纪上半叶,英国规定……为的是遏制原料输出;1721年的禁令规定,凡使用或展示任何进口棉布的一律课以高额罚款”可知,在工业革命前、工业革命中英国都实行了贸易保护主义,但不能反映其是否“始终严格执行”,排除A项;贸易保护针对的不仅仅是原料问题,还包括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产业,C项不全面;D项错误,与史实不符。“遏制原料输出”和限制进口,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原料和国内市场。
11.C 。民主化指的是人民享有一定的权利,由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财政等权力,确定了议会至上的原则,使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得以完全体现。1689年英国颁布的《权利法案》从诸多方面限制王权,确立了议会主权,从而实现了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对世界民主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其他选项没有体现出对民主的影响。
12、D。孟德斯鸠意思是:在一个从专制走向民主政治的国家里也要保证那批占人口极少数的社会上层贵族也能和平民一样有参与民主政治的权力。这样才能使不同的社会人群都拥有参与民主政治的平衡,A项由民间普选产生众议院难以让人数比例极少的上层贵族获得参与民主政治的机会,C和B项无法从题干中得出,C项是1884年法国对1875年宪法修改后的规定,其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共和制度。D项参议院是从15万名已选出的地方代表中间接选出,能让人口比例较少的上层贵族有更高的参与民主政治的几率,符合题意。
13、B。 材料强调十月革命发生的背景是“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据此可知十月革命的意义在于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
14、A.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模式确立,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农业生产长期发展缓慢,而1952年的苏共十九大却认为粮食产量增加并解决了谷物问题,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曲意维护,故排除D项,A项为正确答案。B项材料信息无从体现;苏联农业改革开始于赫鲁晓夫上台后,C项说法错误。
15、B。由材料中“希望在于……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的信息可以得出当时美国人民渴望扩大政府的职能,应选B。
16、C.材料中的极权主义是指苏联的共产主义,马歇尔计划主要是通过扶植西欧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秩序,达到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
17、B。注意全面理解材料,三个材料反映了在两大阵营对峙的背景下法国外交上的独立自主,极力摆脱美国的控制。故B项正确。
19、D. “雇佣女工”反映了近代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并不能够体现出政治变革;但材料认为妇女同男子一起工作“伤风败俗”,违背伦理道德,说明近代社会新旧观念发生剧烈冲突;材料没有体现,故选D。
20、A.从材料信息看,珠江两岸居民不理解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不理解本国反侵略斗争,“他们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由关键信息反映普通民众对外来侵略的事不关己的心态说明其冷漠、茫然,反映了中国普通民众的民族意识极为淡薄,A项正确; B项“一无所知”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C项无法从题干材料中反映;D项“完全失去人民支持”说法错误。
21、B 。据题干中的时间及地点可确定与新闻报道相关的是北伐战争,北伐战争的主要成果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2、C。孙中山“革命”含义应从孙中山所倡导的三民主义来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主张,民族即以暴力方式推翻满洲贵族统治;民权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平等的共和国;民生即要消除贫富不均。故C项正确。
23、C.1927 年毛泽东已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 的道路,但 1930 年的《红旗》仍发表强调城市做领导的文章,这说明当时的中共中央内部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故选 C 项。
24、A.材料的基本观点是新文化运动不仅没有全盘反传统,还使传统文化重现光芒,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可知选A项。
26、D。依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53年”以及“当选的代表”“旧社会妇女……哪有妇女的选举权”等信息可以推断出,当时中国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故本题选择D项;1954年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B项不符合题意;C项在材料中没有提及;A项中的“法制化”不符合题意。
27、B.本题主要考查中日关系。战后初期,美国单独占领日本,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并与台湾“建交”。据材料“新时代”可知,此时《日台条约》中,台湾已经放弃赔偿要求,新中国再重复就没有意义了。周恩来觉得这是对新中国政权的蔑视,所以大怒,故选择B项。A、D两项过于表面;C项在材料中并未涉及,排除。
28、D。题干反映我国“1969年……不向国内外借债”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我国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A、B、C表述均不符合我国史实,均有误。
29、A.根据题干中的“‘一五’计划的重中之重”“全部工业投资的一半”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我国优先发展的是重工业,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目的是改变当时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故答案为A。
30、A。欧元不仅仅使欧洲单一市场得以完善,欧元区国家间自由贸易更加方便,而且更是欧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A项正确。B项错误,“消除”显然夸大,欧洲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仍客观存在;C项说法错误,不能说货币的改变推动外贸额的增长;D项显然错误,因为欧洲在世界经济中并非处于领导地位。
31、D.科技革命的发生是社会生产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是科学理论研究进步的推动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科技进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推动社会不断前进。
32、A.古人用雌黄改字的技术与“信口雌黄”典故的由来,都与纸的应用有关,说明纸的应用客观上带动了相关技术与文化的发展,故选A项。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