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15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试卷(2)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4-09-22 15:49:10 整理:一品高考网

A.①是精原细胞  
B.②可能为次级卵母细胞
C.③可能为初级精母细胞  
D.①②③均可能为第一极体
【解析】三图均为典型的细胞分裂后期图,但到底是有丝分裂后期,还是减Ⅱ后期呢?这就需要用“是否存在同源染色体”这一指标来“评判”了。观察图①,其染色体的两臂不等长,可认为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但其细胞质均分,故可认为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观察图②,1号染色体有基因a,所以其姐妹染色单体1相同位点亦有基因a,现染色体2相对应位点为基因b,可见染色体1和2为非同源染色体,同理可推知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观察图③,其细胞分裂所得子细胞染色体数为3,表明图示细胞应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其初级精(卵)母细胞原有6条(3对)染色体,经减Ⅰ分裂过程得到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再经着丝点分裂得到图示细胞。



12.右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B)
A.图示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
B.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反向平行复制的
C.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DNA聚合酶不需要DNA连接酶
D.这种复制只能发生于真核生物的细胞内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有三个复制起点,但由于“圈”的大小不同,代表复制开始的时间不同,故A项错;由图可见,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反向平行复制的,故B项对;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参与,同时也需DNA连接酶,连接冈崎片段,故C项错。这种多起点的复制方式,不仅保持前后代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复制效率,但没有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之分。
13.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个,若该DNA分子复制n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是(C)
A.(2n-1)(a-m)  B.2n(a-m)  C.(2n-1)(a/2-m)  D.2n(2a-m)
【解析】(1)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T+C=50%(A+T+C+G);从题干可知,该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胞嘧啶为m个,则T+C=a/2,那么T=a/2-m;(2)DNA分子复制n次所需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2n-1)(a/2-m)。
14.下列对tRNA的描述,正确的是(B)
A.一种t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  B.一种氨基酸能被多种tRNA转运
C.一种tRNA能识别mRNA上的多个密码子  D.一种mRNA上的密码子能被多个tRNA识别
【解析】由于氨基酸存在密码子的简并性,因此,一种氨基酸能被多种tRNA识别并转运。但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不可能出现一种tRNA能识别mRNA上的多个密码子,或一种mRNA上的密码子能被多个tRNA识别的现象。


15.右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为伴性遗传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甲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
B.Ⅲ­2基因型为AAXbY
C.若Ⅱ­5与一正常的女性婚配,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1/2
D.若Ⅲ­1与Ⅲ­5结婚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8
【解析】(1)判断甲病的遗传方式:由Ⅱ­5(患者)与Ⅱ­6婚配(患者),生育了Ⅲ­3(女性正常),可以判断出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故A项错;(2)判断基因型:Ⅰ­2两病兼患,所以Ⅰ­2的基因型为AaXbY。Ⅲ­2两种病都有,且Ⅱ­1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aa,所以Ⅲ­2的基因型为AaXbY。(3)概率计算:Ⅱ­5与正常女性婚配,题中两者与甲病相关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其子女患病的概率为Aa×aa→1/2Aa;Ⅲ­1与Ⅲ­5近亲婚配,由两者的基因型可知,其子女不会患甲病,故所生育的男孩患乙病的概率为1/2XBXb×XBY→1/2×1/2XbY=1/4XbY。
1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补充修正。下列哪项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B)
A.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
B.自然选择是因为生物存在过度繁殖而导致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C.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D.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中的基本环节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中的基本环节。自然选择是因为生物存在过度繁殖而导致生存斗争来实现的,这是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是生物与环境在相互作用中共同发展进化。
17.发生在人体的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是(C)
A.血浆蛋白的合成  
B.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
C.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
【解析】血浆蛋白的合成是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产生乳酸;淀粉的消化是在消化道中;抗原—抗体反应可以发生在血浆、组织液等内环境中。


18.右图为高等动物反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
A.当动物所吃食物过咸或饮水不足时,可以在图中“蝴蝶图形”处产生渴觉
B.当①受到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C.③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②处,M不能产生反应
【解析】图中“蝴蝶图形”处是脊髓的神经中枢,不是大脑皮层,不能形成渴觉;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①是传入神经,切断①,刺激②,兴奋能够传到效应器M,引起反应。
19.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当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时,细胞免疫才开始发挥作用
B.浆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更多高考资料进入:www.gaokw.com/ziyuan/hunan/
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D.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解析】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体液免疫中,抗原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进一步产生大量的抗体,但每一个浆细胞只能合成并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同时一小部分B细胞分化为记忆细胞,保持对该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及时将抗原清除。在细胞免疫的感应阶段,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后暴露出抗原决定簇,T细胞遇到与之互补的抗原决定簇时,就与它们互补结合,同时吞噬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刺激效应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2),为反应阶段白细胞介素2刺激T细胞分化成更多的效应T细胞做准备。可见,抗原在侵入宿主细胞之前,细胞免疫就已开始发挥作用了。
2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将一植物横放成A图乙,测量其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图甲,则甲图中的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d点
B.B图左侧为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一段时间后,右侧①②③在图示位置时,其生长情况依次是:向左弯曲、直立生长、向右弯曲
C.B图③说明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